正文 第15章 墨韵千载(3 / 4)

加入书签

p;  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复杂而真实,绝非简单的“风流才子”四字可以概括。

    陈墨白沉浸在这情绪的海洋里,仿佛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与那位传说中的才子有了一次短暂的神交。他感受到了唐伯虎的狂,他的愁,他的爱,他的痛。

    良久,他才缓缓睁开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

    “小哥,怎么样?”老者关切地问。

    陈墨白深吸一口气,看着这幅画,眼神充满了敬意:“老先生,恭喜您。此画…确是唐寅真迹无疑。而且,并非应酬之作,乃是倾注了心血的得意之笔。”

    老者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当真?小哥如此肯定?”

    陈墨白指着画作,结合感知到的情绪,缓缓道:“您看这笔墨,秀润中见筋骨,洒脱处不离法度,非唐寅之才情不能为。更重要的是这画中之‘意’…”

    他顿了顿,努力将那种情绪感受转化为语言:“这画里,有酒后的豪迈,有避世的孤高,有对山水自然的沉醉热爱…但最难得的,是这画骨子里藏着一股…怎么说呢,一种失意文人特有的、挥之不去的惆怅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绪,是后世仿者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精髓。”

    他这番话,半是鉴定常识,半是触灵所得,听得那老者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小哥好眼力!好感悟!不瞒你说,祖上传言,六如居士(唐寅号)作此画时,正是他经历科场案后,看透世情,却又放不下心中块垒之时…与你所言,竟丝毫不差!”

    陈墨白心中暗道侥幸,这触灵的能力,真是作弊利器啊。

    最终,陈墨白没有建议老者立刻出售,而是建议他若非要出手,务必寻找顶级拍卖行或真正懂行的藏家,以免明珠暗投。老者千恩万谢地走了,对陈墨白的眼力和人品赞不绝口。

    送走老者,陈墨白独自站在长案前,久久凝视着那已经收起的画。

    成功感知唐寅真迹的情绪,让他对“触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能力不仅仅是“看”历史,更是“读”懂古人之心。

    这让他更加渴望提升境界。若是能达到《鉴古心经》第五重“通意”,甚至更高,是否能更清晰地与古人对话?是否能解开更多历史谜团?

    兴奋之余,他也感到一丝疲惫。感知如此强烈而复杂的情绪,对心神的消耗远比感知普通器物大得多。他揉了揉太阳穴,决定今晚早点打坐休息。

    就在这时,店里的电话响了。

    他接起来,是医院打来的。护士说,他师父闻成海今天情况不错,精神很好,想见他,有话要跟他说。

    陈墨白心里一喜,师父好久没主动要见他了!他立刻关了店门,匆匆赶往医院。

    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