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第一位客户(2 / 3)

加入书签

 “当然,请便。”

    陈墨白戴上白手套,小心地捧起玉壶春瓶。入手沉甸,手感温润。他闭上双眼,指尖轻轻拂过瓶身的每一处转折,每一道纹饰,尤其是瓶腹和底足部分。

    《鉴古心经》悄然运转,“触灵”能力如同细微的触须,缓缓探入。

    起初涌入脑海的,是南方湿润的空气、颠簸的海船、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这是它流传海外的经历,情绪基调是漂泊与乡愁,与司徒先生家族的历史吻合。

    紧接着,感知向更深处追溯。窑火的温度、工匠忙碌的身影、绘制纹饰时那熟练却略带机械的笔触……清末民窑那种大批量生产、追求效率的氛围清晰可辨。

    然而,就在陈墨白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外销瓷,准备结束感知时,他的指尖在触及瓶身一处看似寻常的缠枝莲纹时,猛地一顿!

    那里,传来一种极其短暂、却异常清晰的情绪波动!

    那不是制作者的专注,也不是流传者的乡愁,而是一种……急促、紧张、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情绪!仿佛有人在某个特定时刻,对着这个瓶子,灌注了极强的负面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似乎被某种方式“封存”或“标记”在了这个特定的纹饰节点上!

    更让陈墨白心惊的是,这股紧张恐惧的情绪残留中,竟然隐约透出一丝他有些熟悉的、冰冷而诡异的气息,与那“山鬼”标记带给他的感觉,有几分形似,却又更加隐晦和微弱!仿佛是同源而出,但被刻意稀释和伪装过!

    陈墨白猛地睁开眼,瞳孔微缩。他不动声色地将瓶子放回锦盒,沉吟片刻,才对一脸期待的司徒文翰说道:

    “司徒先生,这件玉壶春瓶,从胎釉、器型、青花发色等传统鉴定要素来看,确是清光绪年间民窑真品无疑,市场价值不菲。”

    司徒文翰脸上露出笑容:“那就好,那就好!总算对先父有个交代了……”

    “不过,”陈墨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这件瓶子,可能不止是一件普通的传家宝那么简单。”

    “哦?”司徒文翰的笑容僵在脸上,“陈老师的意思是?”

    “我在瓶身上,感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陈墨白斟酌着用词,他无法直接说明“触灵”的细节,“它可能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或许还承载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能……与一些历史上的隐秘事件有关联。您祖上当年带回此瓶时,可曾留下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家族中有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比较特别的记载?”

    司徒文翰愣住了,皱眉苦思良久,才不太确定地说:“特别的话……家父好像提过一句,说祖上当年带这瓶子出来时,形势很乱,好像是……‘避祸’?对,就是‘避祸’!具体的,他就没多说了,那时我还小。”

    避祸!

    这个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