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文物有心情?(4 / 6)

加入书签

究者般的探究欲。

    “说得对,浅水区还没扑腾明白呢,就想着去马里亚纳海沟跟大章鱼摔跤,确实有点找死。”他自嘲地笑了笑,随手拨弄着那串钱币,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那就先从这些‘情绪稳定’的老朋友们开始练级。”

    接下来的几天,陈墨白几乎成了古钱币专项研究大师。他让学徒小泉去相熟的钱币贩子那里,借来了好几批不同朝代、不同坑口、不同版别的钱币,甚至还包括一些海捞钱、供养钱、压胜钱等特殊品类。

    工作室的角落里,各种铜钱堆成了小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铜锈和灰尘混合的老旧气息。

    林清瑶偶尔过来,看到的就是陈墨白时而捏着一枚钱币闭目沉思,时而像抽筋一样猛地甩手,时而又恍然大悟般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

    “嗯,这枚开元阔缘,感觉比窄缘的更‘淡定’一点……” “嚯!这坑口够差的,一股子土腥味加霉烂的绝望感……” “海捞钱……咸,真咸,还有点沉船的恐慌……呸呸!” “供养钱?哦,这个感觉……挺虔诚,有点虚幻的安宁……”

    他那本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号和标注:笑脸、哭脸、波浪线(代表情绪波动)、惊叹号(代表强烈情绪)、甚至还有“此人抠门”、“此人大方”、“此人心事重重”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语。

    小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一度怀疑自家老板是不是压力太大,终于疯了。

    但陈墨白却乐在其中。他发现自己对“共情”能力的掌控,在这种高强度的“情绪辨别体操”中,正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他现在已经能比较清晰地将感知到的情绪进行分类和定性:

    喜悦与满足:通常来自成功的交易、财富的积累、愿望的达成。感觉温暖、轻盈、带有向上的能量。多见于品相好、磨损少的钱币。

    悲伤与失落:往往与贫困、离别、失败相关。感觉沉重、阴郁、带有拖沓感。常见于贫困地区流通或伴随不幸故事的钱币。

    恐惧与焦虑:多与战乱、逃难、突如其来的变故有关。感觉尖锐、冰冷、带有急促的节奏感。那枚“爆炸”乾隆通宝最终就是这种情绪的极端体现。

    愤怒与怨恨: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就极其强烈。感觉灼热、尖锐、带有破坏性。可能与不公、掠夺、暴力相关。

    平静与虔诚:内敛而持久的感觉。多见于供养钱、或者长期被某位心境平和者持有的钱币。

    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能区分情绪的“来源”:

    铸造情绪:深深烙印在钱币材质本身的气息。官铸的规整、自信(或后期的急迫);私铸的惶惑、粗糙;甚至能隐约感受到不同朝代、不同铸钱局的气质差异。

    流通情绪:在流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