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触物鉴宝(3 / 6)
; 在一间独立的检测室内,陈墨白终于见到了那批青铜剑。
它们被妥善地放置在铺着软垫的操作台上,在无影灯下散发着幽冷的光泽。绿锈斑驳,剑身大多保存完好,仅有些许磕碰缺损,形制古朴,锋刃处似乎仍暗藏杀气。
林清瑶的导师,一位姓孙的资深研究员,简单与陈墨白打了个招呼,态度礼貌而疏离,显然对一个外人介入持保留态度。
“小陈先生,清瑶说你对青铜器有些独特的见解?”孙研究员推了推眼镜,“那就请吧,不过请注意,只能看,不能动。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原始状态样本。”
陈墨白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他的目光立刻被其中一柄短剑吸引,正是照片上那柄,与他幻境中所见别无二致!
他强忍着伸手触摸的冲动,先是凭借肉眼和闻成海所教的知识仔细观察:剑长一尺二寸左右,柳叶形,脊厚刃利,剑格呈菱形,上饰繁复精美的云雷纹,纹路间嵌着暗红色的古锈。形制确是战国风格,而且绝非普通兵士所用。
“怎么样?”林清瑶在一旁轻声问。
“形制、锈色、铸造痕迹…都符合战国特征。”陈墨白谨慎地回答,一边说一边暗中集中精神,尝试仅凭视觉进行感知。
起初并无异样。但当他将全部注意力凝聚于剑身,尤其是那云雷纹之上时,指尖开始微微发热,脑海中竟然也开始浮现出一些极其模糊的碎片,嘶喊声、金属碰撞声、还有一股浓烈的血腥气!
视觉感知虽然存在,但效果远不如直接触摸来得清晰和强烈!
孙研究员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这些表面特征,他们早已详细记录分析了。
陈墨白心念电转。必须接触实物!否则根本无法获取关键信息。
他目光扫过操作台,忽然灵机一动,指着剑身旁一个不起眼的白色小标签问道:“孙老师,请问这个标签是?”
“哦,那是取样标签。”孙研究员解释道,“我们在剑格下方不显眼处取了微量样本进行成分分析和测年。”
“取样处…是否可以允许我凑近观察一下?我想看看断口处的金属光泽和质地,这对判断铸造工艺很重要。”陈墨白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合情合理的请求。取样处已经破损,靠近观察不算破坏原始样本,而且那个位置…恰好是他幻境中看到的、将军手握剑柄之处!
孙研究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清瑶,最终点了点头:“可以,但必须戴手套,而且只能看,不能有任何其他动作。”
“当然,谢谢孙老师。”
一名助理研究员拿来一副白色的棉质手套。陈墨白戴上手套,心脏因激动而剧烈跳动。他慢慢俯身,将脸凑近剑格下方那个细微的取样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