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戏弄奸商(1 / 5)

加入书签

    日子像掉进紫禁城金水河里的石头,沉甸甸地往下坠。

    陈墨白在秦远山那座“高科技文化产业园”(他私下里管那儿叫“造假中心”)里,已经捱过了小半个月。

    每天,他就在首席技术顾问阿杰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面、冷得能冻死苍蝇的监视下,跟一筐又一筐的破瓷烂瓦较劲。

    分类,粘补,做旧,循环往复,枯燥得能把人逼出鸟来。

    阿杰这人,说话阴阳怪气,分配起活儿来倒是毫不含糊,专挑那最磨人性子的给他。美其名曰“打基础”,实则就是变着法儿的磋磨。

    陈墨白心里明镜似的,却也不恼,权当是修炼耐性了。他正好借着这机会,一边干活,一边偷偷磨练自己那见不得光的“手感”。

    他发现,这能力还真像个没调教好的猢狲,时灵时不灵。有时候指尖一碰,前朝旧事、古人叹息就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往脑子里涌,吵得他脑仁疼;有时候对着明明有年头的物件,却跟摸自家吃饭碗似的,屁感觉没有。

    更让他憋屈的是,在这地方,真货假货搅和在一起,那股子“气”也混乱不堪。真的带着土腥味和岁月静好,假的则散发着化学药剂的刺鼻和急于求成的浮躁,摸多了,感觉自己的感知力都要精神分裂了。

    这天下工早,阿杰破天荒没给他加塞活儿,大概是觉得这木头小子还算安分。陈墨白得了空,像放出笼的鹞子,一溜烟钻出了那令人窒息的仓库。他也没别的地儿可去,鬼使神差地,又溜达到了琉璃厂。

    走在熟悉的街面上,呼吸着带着老木头和灰尘味的空气,听着两边店铺里传来的讨价还价声,他才觉着自己又活了过来。这些天在“产业园”里憋的那口浊气,总算缓缓吐了出来。

    正漫无目的地晃荡着,忽听前面一阵喧哗,围了一小圈人。凑近一看,是个外地人打扮的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吹嘘手里的一件青花玉壶春瓶:“…瞅瞅!正经永乐年的玩意儿!苏麻离青,看这铁锈斑!这晕散!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急着用钱,打死也不卖啊!”

    那瓶子看起来确实挺像那么回事,釉面温润,青花发色浓艳,腹部绘着缠枝莲纹,笔触流畅,底部还有“大明永乐年制”的篆书款。几个看起来像是初入行的爱好者或者游客模样的人,看得眼睛发直,啧啧称奇。

    陈墨白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多看了两眼。这一看,就看出点门道来了。那瓶子的口沿、颈部、腹部、圈足,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各唱各的调,整体气韵不那么贯通。尤其是颈部和腹部的接壤处,釉色和青花发色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心里一动,那股子职业病,或者说被阿杰逼出来的“分类癖”就犯了。他不动声色地挤进人堆,假装也被那瓶子吸引,凑近了仔细观察。

    摊主见又有人来,吹得更起劲了:“这位小哥好眼力!一看就是懂行的!怎么样?货真价实吧?”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