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被拖住的武恒羽(2 / 8)
在天下人眼里,现如今是龙虎争鼎,昊是龙,渤是虎。
宣冲这头狗从西冒出来,不顾龙甩尾,插手这场争霸,是帮助武恒羽打辅助。
赵诚:”呵,过去武氏兄弟中,源常次次辅佐恒羽(战役中),以至于世人皆误。“
…视角来到东南线…
统正历5年5月份,武恒羽的两万大军朝着南边预州进发。军中充满着喜气,就如同当年宣冲出兵南疆时,军容面貌。——现在驻扎南疆已经都是二流兵团了。
武恒羽的大军顺着水路南下,毕竟他心头好“虞鲤”是属水,而他也是通过大洞天这个水脉穿梭过来的。
此时在渤军中负责水运的商户们是当年宣冲北上渤郡塞军票的那些商户。
此时这帮商户们的货轮堆砌得高高的,但野心也堆得满满的。
不同于浱地的商业情况,是宣冲不断对商人们频繁“优化”(割韭菜);北边这些傍上东市军的商户们一直扎根稳当。
这些商户们的商业环境一直很优渥,可没有像宣冲那样“反垄,销售强制分区”“各个商业销售渠道强行多元化”。
武恒羽的“宽治”让渤地这已经形成了八大豪商,这些豪商们,各家的经营都涉及了“盐、铁、药材、布匹,木材玉石”多个行业,发展成了一个怪物。
这么多年内,这个怪物化的商业组织,早已经成为东市军必不可少的支柱。
当然,没有被定期割韭菜的豪商们,一旦钱多了,势力大了,自然也是要更多话语权。
现在这场南下战争中,他们内部需要先理清一些话语权。
在南下军队中,八大豪商的话事人,都聚集在一个小商船里。这些人除了头冠之外,穿着的服饰和外面伙夫们相比,看起来差不了多少。这是当年宣冲在的时候,所推行的行商风气。但他们现在谈论的东西却都是天价。
豪商1:“这次预州,南下的船舶我出七成,七成(举着手指),我要分的不多,这个数!”他举起了一只手。
豪商2不屑地朝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嘲讽:“你说这个数,就得这个数?大军出动,就是船?南下的驮马,以及布袋,板车,哪个不是物资转运的关键?”
豪商3对着嗑花生米的豪商2:“龙大家看来很有魄力啊,——(豪商3对豪商2在战前,突然收购自己商业版图上的多个麻纺厂是相当不满的)”
这时候豪商4见有吵起来的迹象:“诸位,生意大家一起做;我们也不要把事情闹到渤王那去。我建议大家都私下握握手(手在袖子中比划一下各自心里的价位)。”
随着八个袖口相互交错后,显然没有坦诚,于是乎大家笑了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