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加”“减”的做题方式(6 / 6)
他们在雍水北岸仍然是传统战争动员,驱动官僚体系对本地进行大量粮草征集,而调过来的两路各两千人的兵团下乡搜刮壮丁后,开始各自膨胀为两万人一路,即本地十个民夫跟随外调的精兵。
这种如同征调劳役一样抽调民力,让雍水北岸那边怨声载道。以至于大量民户们连夜跑到雍水南岸。
因为这几年北岸百姓都清楚,南岸那边每天都有炊烟,并且还养着鸡,因为就连家雀儿都往那边飞。
遂,在昊国又要动兵前,就统统朝着南边跑了。
战前宣冲假设雍水南岸有摇摆派。但其实是:雍水南岸这边是并没有多少“归北派”的实际行动者。
宣冲的治理,怎么也比北边强太多。跟着昊国混那是三天饿九顿。归于劳广侯(宣冲)之治下,哪怕被征调劳役都是由官家安排食宿。并且还给工钱,回去后往往还能带一身新衣服。
以至于雍水北岸这几年出现这样的情况:乡里面一些游侠们假装差役,把劳役们征着,征着,就跑到南边工地上“混吃混喝”。以至于雍州本地民政官看到送来的劳役数量不对,怎么还多了?质疑下面的豪吏是不是榨干了民力?要是耽误农事可不好。
在军事沙盘上,武家军通过北边逃来的父老乡亲,已经完全知道北边军事行动的日期和地点。这场战事,基本上是单向透明。
跨时代的士官体系正在精密运作起来。时隔五年,第三次雍水战争打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