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大爻的混操(4 / 6)
斩了,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武源常不要面皮在城中哭一场,嚎两嗓子“我的老哥哥”,最后挤几滴眼泪,这样也是能争取到代郡大量中立派。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朱力强作为一个武将,就应当有学艺不精马革裹尸的觉悟。
武恒羽选择在胜利后对失去反抗力的集团清算。这就是武飞脱手后扶不到的地方了。
…作为灌装执念,都是有柄可以授…
而在另一边昊国这儿,赵诚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动作,那就是他在夏州修葺了宫殿,把昊王给搬进来了。——加九锡都是虚的,把天子迁徙到自己控制范围下才是。
赵诚派遣亲信,带着五百兵马把新君“请”到了夏州。
赵诚将新帝王锁在了大门后,然后安排人送饭,显然这样的行为是不体面。
这也反映了赵诚没有处理“失去能力旧主”的经验。
赵诚现在这些操作,类似于春秋战国的版本。例如齐桓公姜小白,晚年被宠臣和儿子们锁在了深宫中不得发言;亦或是三家分晋时,三家臣最后把晋公封印在小屋子中,最后觉得不保险,也让其英年早逝。
旧君主是一个烫手山芋,赵诚干的这种事情,很不体面,非常粗糙。
宣冲点评:这和他的兵法完全不匹配,他(赵诚)这货有那么一种缺乏文化的盲流感觉。
宣冲翻阅历史点评道:正确流程应当是先禅让,然后加封旧君主为“xxx公”后,看一看改朝换代时,还有谁心不服,不朝自己靠拢;确定自己麾下权力体系都对旧君主唾弃交了投名状后,再对旧君主炮制。
宣冲现在虽然在南下远征,但是通过飞鹰传讯,北边的情报是每隔三日一次传达。而宣冲本人更是乘坐机甲,每隔十五日返回一次浱地。
宣冲也在盯着赵诚的大小动作,现在很显然赵诚已经受够了不断刷新的反对派,开始全面控制自己的君王,走曹操路线了。现在昊君但凡是能够流出去一个衣带诏,都会落在赵诚手里。
宣冲的历史资料这么介绍:自东汉后,唐末五代,国都沦陷,天子出逃后,中央权威都是急转而下,核心就是以天子为轴心的权力体系下,在天子身边的高层人才一旦消失后,是无法填补的。所以天子失臣,就等于失权。唐朝时期的大臣能够保持足够体面。甚至还有魏征这样和君主抬杠的存在,那是因为强如李世民在失去核心班底后,也无法补充。
宋后就是不一样,科举制规范了一个覆盖全国,以天子为中心,四年一次海选地方人才的机制。
纵然天子丢失了国度,但其掌握开科取士,收纳人才的合法性,当地的世家会重新填满中枢的缺形成班子。
故宋、清帝系出逃后仍能握权,汉唐的天子离都后,迅速失权。
汉唐时臣子体面,明清的臣子如同家奴一样不体面。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