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惊天大案(2 / 5)
监察御史刘枚、张益二人,多次弹劾顺天府尹王贤年事已高,一心求稳,放纵山贼残害民众,并且说如今干旱天气形成灾害,京城附近尤其严重,都是因为贪官没有除去,民众心生怨恨所致。
王贤感觉这里面的水很混浊,两次向今上请求退休,但都不被允许。
迫于无奈之下,王贤只能将顺天府通判傅试请来,询问有何对策。
傅试乃是贾政门生,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比谁都清楚。
傅试便说道,“看似仅有宁府的一个庄头被杀,但无论是四王八公一系,还是所有的城内权贵人家,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重演,要不然那些歹人今后有样学样,大家还怎么在北平城里吃香喝辣?”
“道理是这个道理。”王贤沉吟道,“但如今,其他权贵之家的庄头不让查,山贼们又躲到了山林深处,贾府又不肯善罢甘休,说动了御史弹劾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件案子确实有些难处,但只要果断一些,倒也好办。”傅试说得有些含含糊糊。
“到底怎么办?”王贤没有好奇地说道,“我要真是因为这件案子丢官去职,你作为顺天府通判也捞不到好处,难道我在辞呈上,还会写你什么好话不成?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可不容许你继续打马虎眼了。”
“是是是。”傅试连忙应道。
顺天府尹王贤乃是他的顶头上司,王贤对上四王八公一系,或许只能吃瘪,但收拾他一个顺天府通判,却是手拿把掐。这其中的道理,傅试还是略知一二的。
因此,他把心一横,向王贤建议道,“城内其他权贵之家,只希望不要牵扯到自己头上,宁府只希望追回自己的损失,至于这件案子到底是谁做下来的,黑锅有谁来背,其实并不重要。”
王贤大吃一惊,“你的意思是说杀良冒功?这可不是三五个人,而是数十人乃至上百人,才能把这口黑锅背下来啊。”
说破了天,宁府的损失,也不过是一两个田庄的年租罢了。若是顺天府衙役们出手,以勾连山贼的名义,打破一两个庄子,将搜刮到来的财富,赔给宁国府,怕是都绰绰有余了。
可是这样一来,相当于凭空制造冤假错案,令无数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事后万一被都察院的御史们知道了,怕是又要对他王贤进行一顿弹劾吧?
反正都是被弹劾,他又干嘛做出这种有违天和之事?
见王贤心生犹豫,傅试便进一步开导道,“那些山贼竟然敢袭杀宁府交租车队,显然是一伙穷凶极恶之徒,以咱们顺天府衙的能力,不一定对付得了,少不了要求助于京营,让他们派兵协助,擒获人犯。”
如果京营出手,打破一两个庄子,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而且事发后,御史想要弹劾,那也只能先弹劾京营节度使掌控不力,纵容士卒杀良冒功,王贤作为顺天府衙,所要承受的压力便要小得多了。
“如此也行。不如傅通判便替我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