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干了!(2 / 4)

加入书签

 “我原先就与你商谈过得道者多助的道理,你还记得吧?”

    李玄霸一脸的平静,“记得。”

    “这查处私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阿爷就可以向圣人上书,让他责罚这些人,圣人让阿爷到这楼烦来,想来是有让阿爷继续为他查找矿场的心思。”

    “圣人若是得知阿爷为了他而得罪了那么多的朝臣,他一定会很高兴,往后也不会再那么忌惮阿爷了,这是其一。”

    “先前听二哥说:城内百姓穷苦,没有粮食,大哥想让阿爷招募众人做事。”

    “若是这次能让圣人开心,那阿爷要征募百姓,要做事,圣人也不会忌惮。”

    “圣人所认为的民心,不是那些庶民,是豪族,是将士们。”

    “第三步,阿爷可以将这些矿产重新分配给当地人,肃清吏治,让他们雇佣当地的百姓去做事,城内许多人都没有耕地,如此可以让他们都有差事做,至少不会被饿杀。”

    “这么一来,楼烦必定安稳,百姓们也都能得到好处。”

    李渊问道:“我如今也能想办法让楼烦安稳下来,又何必为了这些庶民去得罪那些豪族呢?”

    李玄霸认真的说道:“先前父亲告诉我,想要让人帮助自己,就要分给他们好处,我当时觉得不妥,多次思考这件事,又几次跟老师请教,终于想明白了。”

    “阿爷说的很对,想让别人都来帮助自己,就需要分给他们好处,不能只是说空话。”

    “当下楼烦的数千户百姓都需要阿爷的帮助,若是此刻阿爷能分给他们好处,那他们自然就会帮助阿爷”

    李渊看着儿子,再次问道:“你觉得楼烦的这些百姓,比那些豪族还要重要?”

    “阿爷,我们刚到城里的时候,曾跟着二哥出门闲逛,那个时候,有百姓将我们拦住,兄长都被他们给吓到了,他们发怒的时候,连官吏都要退出城去,不敢去见甚至需要鹰扬府出动。”

    “我跟兄长谈论这件事,跟他谈论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

    “我先前跟老师谈论孟子里的民,我在郑家读书的时候,郑师说这个民是指如他们这般的良家,非黔首,可刘师却对我说,民非士非奴,民者,被治者也。”

    “刘师还跟我举了其他的例子,孟子多次提到民,考虑的是如何让民吃饱,如何让他们不冻不饥,而不是如何让‘民’参与国事.”

    “他说曲解孟子的内在,是魏晋之遗毒,说那个时候的贵人们曲解孟子,又合玄学,为己所用。”

    李玄霸说的极为认真,“故而,阿爷询问我庶民和豪族哪个更重要,我只能说,民最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