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姐夫,你好坏(1 / 6)

加入书签

    小王同学说想吃芸豆,唐植桐的第一反应是搞一锅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是中国中北部面食地区的一道常见吃法,分布区域以豫、冀居为主,唐家没这个吃法。

    唐植桐来这边之前吃过几次,感觉味道还行,可以试试。

    正宗的豆角焖面得有五花肉,煎出里面的荤油用来提香,不过眼下想整点肉相当有难度,唐植桐也不好凭空将五花肉从空间里薅出来,只能退而求次,用之前的库存荤油来代替。

    “我来摘芸豆!”一听丈夫要做豆角焖面,小王同学也来了兴致,毕竟叶主任是豫省人,她以前吃过。

    “里面都是木棍棍,容易绊着。凤珍和凤芝都闲着,没有有让你干活的道理。你歇着。”张桂芳一看儿媳妇要上阵,赶忙拦了下来。

    尽管民间有不满三个月不外传的做法,但身为婆媳,这种消息自然没有瞒着张桂芳的道理。

    张桂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肯再让儿媳妇干活。

    这样一来,小王同学的家庭地位再度被拔高,已经稳居家庭榜首,到了哪个不长眼都得挨上一棍子的程度。

    “别看我,看我也没用。最多一会让你择个芸豆。”小王同学一时不适应家庭待遇的转变,向丈夫投来求助的目光,唐植桐没有依着她,不光亲妈操心,其实他也操心着呢。

    最终,摘芸豆的活还是落到了凤珍、凤芝姐妹俩头上。

    受民间口语、风俗、喜好影响,芸豆的别名多的令人发指,像什么四季豆、芸扁豆、豆角、敏豆、玉豆、油豆,不少地方甚至会统称为豆角。

    豆角和豆橛子是唐家院子里常年必备的两种蔬菜,虽然它们自带毒素,烹饪不充分时容易中毒造成腹泻,但在老太太的影响下,张桂芳并没有改变这种习惯。

    按照老太太的说法,豆角和豆橛子养人,所以才能把孩子养的那么壮、个头那么高。

    对于这种说法,唐植桐还是认同的。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在调侃山东是食物中毒率是国内的NO.1,不理解豆橛子都那么容易引起腹泻了,为何还要吃。

    唐植桐觉得这跟饥荒的烙印有关,豆橛子学名豇豆,好养活、产量大,到了夏季一块钱就能买一把,颇受老百姓喜欢。

    而且豇豆的蛋白质、钙、钠含量远超同期的其他蔬菜,实属六边形战士,菜农没有理由不种这种好打理的蔬菜。

    在这种饮食结构的影响下,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一跃成为全国之首。

    也有人说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与经济水平有关,但唐植桐不是很认可这种说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