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无声的警报(2 / 4)
三条路。不直接对抗,不完全坦白,而是暗中干预,迂回保护。
她不会让弟弟成为杀人犯,也不会亲手将他送进监狱。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同时保护弟弟和那些可能受害的人。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选择。”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声音里有一种可怕的冷静。
接下来的48小时里,蓝溪几乎没有合眼。她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行动不会被陈浩察觉。她购买了三部预付费手机,用现金在不同街区的小店完成交易。她在市立图书馆的公共电脑上创建了数个匿名邮箱账户,每个都使用不同的IP地址和身份信息。
技术准备只是最简单的一部分。更困难的是心理建设——她必须开始监视自己的亲弟弟,分析他的行为模式,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这种感觉就像在背后捅刀,每一条信息的收集都让她的良心备受谴责。
第二天傍晚,蓝溪开始了第一次实地侦察。她选择了一个距离黄淮公寓两个街区远的咖啡馆,坐在靠窗的位置,笔记本电脑打开,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面街上的一举一动。
就在太阳即将落山时,她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陈浩穿着一件她从未见过的深色外套,帽子压得很低,但走路的姿势和肩膀的线条让她一眼就认了出来。他停在街角,假装看手机,实则观察着黄淮所住公寓楼的出入口。
蓝溪的手指瞬间冰凉。她下意识地想冲出去拉住弟弟,但理智将她牢牢按在座位上。她看着陈浩在那里停留了整整二十分钟,然后转身融入人群消失不见。
那一刻,所有的犹豫和侥幸心理都消失了。陈浩确实在监视黄淮,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当晚,蓝溪开始制定干预方案。她回顾了陈浩的所有计划细节,寻找可以安全干预的节点。她不能直接警告黄淮,那会暴露弟弟;也不能过于明显地破坏计划,那会让陈浩察觉她的干预。
最终,她决定从黄淮的日常习惯入手。通过几天观察,她发现黄淮每晚都会在固定时间带狗到附近公园散步,而陈浩的计划中似乎考虑利用这个规律。
蓝溪的干预方案精妙而隐蔽——她不会直接阻止黄淮出门,而是会制造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意外,打乱时间表,让原本规律的行程变得不可预测。
周一下午五点,蓝溪开始了行动。她穿上了一件宽松的灰色连帽衫,这是她从未穿过的风格。在公共洗手间,她快速将长发挽成髻塞进帽子,戴上平光眼镜,甚至改变了走路的姿态,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十岁。
她提前来到黄淮公寓楼下,在一个隐蔽的角落等待。当时钟指向六点时,黄淮准时牵着狗出现在大堂门口。
蓝溪的心跳加速。她深吸一口气,从角落走出,假装匆忙赶路,在即将与黄淮擦肩而过时“意外”撞了上去。
“哦!对不起!”蓝溪用稍显沙哑的声音道歉,手中的塑料袋“恰好”打开,里面的几个苹果滚落在地。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