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千里寻踪(2 / 4)
门虚掩着,蓝溪轻轻敲了敲。
“请进。”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
房间里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文件,几乎无处下脚。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戴着老花镜,仔细地修复一本破损的线装书。听到蓝溪进来,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敏锐地打量着她。
“您好,请问是张老师吗?”蓝溪礼貌地问道。
老者点点头,“我是张为民。有什么事?”
蓝溪说明来意,并将那张剪报递给老人。张老师接过剪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新丰传习班...真是好久没听人提起这个名字了。”他站起身,在身后的文件柜里翻找许久,最终抽出一个泛黄的文件夹。
“他们确实在这里待过几年,”张老师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些旧照片和文件,“但民间剧团嘛,生存不易。后来场地租金涨了,观众也少了,就搬到了更偏远的地方。”
蓝溪的心跳加速:“您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吗?”
张老师摇摇头:“这类小剧团流动性很大,哪里有事就去哪里演。红白喜事,节庆庙会,都是他们的舞台。我记得他们后来改过名字,叫...”他皱眉思索,手指在文件夹中搜寻,最终停在一张简陋的宣传单上。
“对了,叫‘杨氏传统艺术研习社’。班主叫杨守诚,是个老艺人,坚持了一辈子。”张老师将宣传单递给蓝溪。纸张粗糙,上面印着几行模糊的字和一张更加模糊的剧团合影。
蓝溪急切地扫过照片上那些小小的面孔,却难以辨认出哪个可能是她弟弟。
“他们现在在哪里活动?”她几乎是屏住呼吸等待答案。
张老师又翻找了一会儿,最终摇摇头:“没有固定地址。去年听说他们在平乡镇一带活动,主要是乡下的红白事。但这种小剧团,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去别处了。”
看到蓝溪失望的表情,张老师补充道:“你可以去平乡镇问问。那种小地方,来个戏班子是大事,应该有人记得。”
蓝溪谢过张老师,小心地将那张宣传单收好。走出文化馆时,夕阳已经开始西沉。她站在街口,犹豫是留在县城过夜还是立即赶往平乡镇。
最终,她拦下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谈好价格后前往那个可能找到弟弟的地方。
去平乡镇的路比之前更加颠簸崎岖。蓝溪紧紧抓住车框,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和村庄,心中五味杂陈。七年了,弟弟失踪整整七年。这些年来,她从未放弃寻找,而这次是最接近的一次。
她回忆起小宇失踪前的样子——一个羞涩内向的男孩,却对戏曲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每当街角有戏班子表演,他总是挤在最前面,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