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暴雨前奏(2 / 3)
,静静地看着“陈浩”一点一点显现。舞台上的光芒、掌声、鲜花带来的那点微弱暖意,此刻已彻底消散,仿佛从未存在过。那短暂的麻醉效果过去了,更深、更冰冷的现实重新涌上,将他紧紧包裹。
离开剧院,驱车回到远离市中心的住所。那是一处高档但极其僻静的公寓,装修风格是现代主义的冷峻,黑白灰的主色调,线条利落,空间开阔,却缺乏生活气息,干净整洁得像一间长期有人维护却无人真正居住的样板间。这里没有鲜花,没有奖杯,甚至没有多少个人照片。寂静是这里唯一的主人。
但他有一个房间,一个绝不属于这冷峻现代风格、也绝不对外人开放的房间。
他走到书房一面看似普通的书架墙前,手指在几本书脊上按特定顺序触碰,一声轻微的机簧声响,书架悄然无声地向侧面滑开,露出一道暗门。
门后的空间,是另一个世界,是他真实内心的狰狞倒影,是他存活于世的唯一理由。
这间密室没有窗户,空气带着陈旧纸张和一丝偏执的凝滞感。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发黄的报纸剪报、打印的资料、放大的旧照片,以及各种手写的笔记和分析图表,它们相互交错、覆盖,形成一幅巨大、混乱、令人窒息的心灵地图。
中心,是一张放大的、略微模糊的黑白照片。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穿着那个年代常见的校服,梳着马尾,笑容羞涩而清澈,眼睛像含着星光。那是陈娟。她照片的四周,被用红色的笔精心勾勒出来,如同一个神圣的祭坛,又像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核心。
围绕着这个核心,是四个人的大量资料。
赵辉和李婷的照片上,已经用猩红的、粗重的“X”彻底划去。他们的死亡报道、生前活动轨迹分析、社会关系图……一切都被钉在那里,如同狩猎后的战利品,又如同罪证的确凿陈列。
贾强和王萌的资料则更加密集、更新频繁。他们的近照、工作单位详细平面图、日常作息规律、家庭住址、车辆信息、甚至经常出入的场所照片……一切都被事无巨细地收集、归类、分析。旁边还有笔记,记录着观察心得、计划要点、可能的风险评估。仿佛猎人在耐心研究猎物的习性,等待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关于陈娟“自杀”案的原始报道复印件(那些宣称证据确凿、结论无疑的官方口径),以及他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可能是不合法的)收集到的、与官方结论相左的零星信息、当年学校的一些隐秘传闻、以及他自己记录的、关于赵辉等四人证词中那些“高度一致”的疑点分析。每一处疑点都被他用笔重重圈出,打上问号,旁边写着“谎言!”、“串通!”等激烈的字眼。
这里是他经营了二十年的圣殿与战场,仇恨是这里唯一的供奉,复仇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陈浩缓缓走到房间中央,站在妹妹的照片前。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温和谦逊的名角彻底消失了,此刻的他,眼神里燃烧着一种混合着极度痛苦、无限爱怜以及偏执疯狂的火焰。那是足以将他自己和周围一切都焚毁的火焰。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