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炼钢的三大难题(1 / 3)

加入书签

    林墨冷静的问话,让靶场上狂热的气氛稍稍降温。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就连铁山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情变得严肃。

    他们都明白,能硬扛二十吨重压,还能挡子弹的好东西,造起来肯定不简单。

    陈景教授沉吟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理论上,我们掌握了配方,就等于掌握了制造它的钥匙。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三个绕不开的难题。”

    王文彬连忙追问:“教授,您说,是哪三个难题?”

    陈景教授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设备。”

    “‘深海’合金的熔炼,对环境要求极高。它必须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以防止金属元素在高温下氧化,影响最终性能。所以,我们至少需要一台工业级的真空感应熔炼炉。”

    “这东西我们自己造不出来。而且,合金成型,需要巨大的压力进行锻压,才能获得最致密的内部结构和最佳的韧性。我刚才说的万吨级锻压机,不是形容词,是真的需要能提供一万吨以上压力的液压机。”

    王文彬的脸色变了。

    真空熔炼炉,万吨锻压机……这两个名词,他只在大学的教科书和工业杂志上见过。

    那是真正代表一个国家重工业水平的国之重器,别说现在是末世,就算在灾变前,那也是战略级别的设备。

    陈景教授没有停,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原料。”

    “钴、铬、钼、钨,这四种是主料,需求量很大。它们是特种钢材和硬质合金里常用的金属,灾变前的工业区或者大型冶炼厂或许能找到一些库存。但最关键的辅料,稀土元素‘钇’,就比较麻烦了。”

    “它属于稀有金属,用途特殊,一般的工厂根本不会有储备。”

    如果说设备问题让王文彬感到了棘手,那原料问题就让他觉得头皮发麻了。

    找东西,在如今这个世道,比制造东西更难。

    城市里到处都是丧尸,野外的情况更是未知。

    为了几种特殊的金属,派一支队伍出去进行一场豪赌式的搜寻,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周围的士兵们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名词,但也从王文彬和陈教授凝重的表情里,看出了事情的难度。

    “教授,那第三个难题呢?”林墨的声音依旧平静,似乎丝毫没有被这两个难题影响。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