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吐谷浑平定长安各态(2 / 2)

加入书签

正襟危坐,吏部尚书高士廉抿茶轻笑。

唯有关心自家儿子前程的特进光禄大夫萧瑀,眯着眸子打量着皇帝的表情,心里很是矛盾。

他既希望西域战事正处白热化阶段,可以让自家儿子,再在自己膝下承欢些日子。

又忍不住的祈祷西域能早日平定,等到萧锐赶赴上任的时候,已经没了半点风险,前途一马平川。

窗外鸟叫蝉鸣不绝于耳,嘈杂中,更衬得堂中气氛凝结成水。

直到过了晌午,天外已经渐渐有了昏色,李二陛下这才合拢奏折,疲倦的揉了揉眼睛。

片刻后,眼中酸涩消退,李二陛下这才环视四周,尽量保持语气平静:

“这道奏折内容繁多,还需等明日上朝慢慢斟酌,朕就暂且说说,吐谷浑向大唐呈于国书一事。”

此话一出,捋须的岑文本身形一顿,低头看去,手里已经多了几根灰白胡须。

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形象,沉声问道:

“吐谷浑突然降顺,会不会有诈?”

“而且估摸着时间,翼国公才赶到凉州不久,会不会是在谎报军情?”

闻言,李靖终于收回投向窗外的目光,慢悠悠的端起茶盏盖,撇去杯盏里的浮沫。

抿上一口又轻咳两声,他这个军方老大只是出将为相,还没死呢,你先别急着栽赃陷害。

又瞄了眼脸色有些低沉的岑文本,这才老神在在的解释道:

“岑侍郎莫要多想,以叔宝的稳重性子,要么不打,要打,就绝不会给对手留喘气的机会。”

“至于除三月的那份五日三捷外,凉州方向便再无音讯传回,想来

是吐蕃大军败逃边关,等秦琼赶到配合围剿时,能拿的军功已经所剩无几。”

“而为了安抚一路风尘,却寸功未立的将士们,这才一不做二不休,调头西征攻打吐谷浑。”

此话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震。

好一个为了安抚将士,不得已而攻下吐谷浑,李靖你脸都不要了是吧!

但众人最多也就是心里牢骚,没哪个不识趣的,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跳脸李靖。

看看如今政事堂的人员归属便知道了。

高士廉身为国丈,一身荣辱皆系于皇后身上。

将士不畏生死,勇于开疆扩土,为大唐版图再添一角,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责怪大功臣。

房玄龄就更不用说,哪怕为了避嫌,而主动疏远了一众将领,但多年情谊犹在。

精盐等生意的分红,也从没少了房家的。

只有作为前朝老臣之,又托李斯文重点照顾,麾下势力损失惨重的岑文本,强颜欢笑不想接受。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你们山东士族本就深受陛下恩宠,现在又揣摩君意,主动为君解忧,除去了吐谷浑这块疥癞之疾。

咋滴,见关陇势微,想取而代之?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