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珍惜生命远离夺嫡(1 / 2)

加入书签

“那李斯文既然还是那个李斯文,为何醒来,突然就与皇家有隙,甚至还疏远了从玩伴的高明?”

对于李世民的明知故问,李淳风与袁罡对视一眼,四目中流露出的都是对他的鄙夷。

你放任越王李泰和蜀王李恪展势力,明显是要他们与太子李承乾一较高下,优中择优。

他堂堂一将门子弟,如今又少年封侯,凭什么贪恋那一份从龙之功,站对了位置不过是更进一步,成为世袭国公。

但凭他年仅十三便身穿紫衣的岳,又何必着急国公之位。

等他年纪一到,再有几位当朝国公的叔父帮忙运作,只要他愿意上战场锻炼一番,几次军功下来,最起码一个正二品的开国郡公之位是跑不聊。

争气点,立一个大功,不定从一品的开国国公之位,也能搏一搏,就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将门子弟,你让他掺一脚夺嫡之争?

只要他不是傻子,绝对离几位皇子远远地,别太子李承乾是他的幼时玩伴,就是结拜兄弟这时候也得三思值不值得。

万一和李靖一样,李渊造反他举报,陛下你玄武门兵变他中立

但凡换个心胸狭隘些的皇帝,他的下场都不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而是大逆不道,株连亲族。

更何况陛下若不是策上将,不是能稳压卫国公一头的马上皇帝,怕是陛下也要忌惮卫国公一二。

就这收获和风险完全不对当的生意,那个狐狸会一脚插进来才怪,像他那样第一时间远离朝廷,偏居一方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

但话不能这么,了他师兄二人今怕是要分头行动,于是李淳风干咳一声,心中斟酌半晌,开口解释道:

“曾经,哪怕是臣与师兄,也难以理解蓝田侯年纪,便想要隐居的心思。”

“但昨日一见,侯爷却是个心思纯正,少贪权势的,并非之前认为的,是个薄情寡欲或野心勃勃之人。”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蓝田侯大梦百年,所学异术一为医术,二为点石成金,毕生所求也不过锦衣玉食,贤妻美妾。”

李淳风的很是坦荡,这本就是李斯文的原话,他自然不怕追究,但不成想,这话却引得李二陛下嗤鼻一笑。

“好一个‘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若是他真有爱卿着这么随遇而安,他又何苦对青雀苦苦相逼,上蹿下跳的要置长孙冲于死地”

“他这么一个心眼还记仇的家伙,你他少贪权势朕还能勉强相信,心思纯正?就他办的那点事,心思阴沉都不为过,心思纯正出来也不怕贻笑大方?”

两道士赔笑一声,没有出声反驳李二陛下,反正你拳头大,你的都对,我俩只管点头就完了。

见自己的理解并没有得到充分应和,李世民尴尬的哼了一声,继续问道:

“那依爱卿与道长所见所闻,李斯文这人,可否被皇室所驱使?”

“其实陛下不必担心蓝田侯的忠诚。”

李淳风被师兄眼神相逼,迫不得已又站了出来:

“他一身所学虽然奇异,但无论是医术还是点石成金,都需要一个如大唐般繁盛的国家作为依靠,才能大展身手。”

“那些所谓目无君父的传言,以臣看来,也不过是些心中狭隘的人嫉贤妒能,编撰出的污蔑之言。”

李世民微微点头,他双眼稍眯,细细回想李斯文表现出的奇异。

医术和点石成金,确实需要他这个兵强马壮的大唐来作为靠山,不然,就他这个能使人延年益寿,又能变废为宝的弱鸡,只会引来世人觊觎。

但既然这样,为何李二陛下皱眉,直言不讳:“听爱卿所言,此行倒与李斯文那厮交谈甚欢,那为何,外表却如此风尘仆仆?”

到这事,两位道长不禁脸一黑,心中咬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