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 四个方向(1 / 2)

加入书签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紧绷,窗外的麻雀在树枝上蹦跳,叽叽喳喳的叫声却穿不透这层凝重。“现在核心问题有三个,”陆川的手指在桌面上划出三道线,“第一,神秘男子是谁?与张宝德的争执内容是什么?三笔不明支出是否与他有关?第二,木工老李的嫌疑能否排除?他的旧伤是否与足迹步态吻合?7月 11日晚的具体行踪能否核实?第三,银灰色面包车的车主是谁?与可疑男子、神秘男子是否为同一人?”

    “我倾向于从张宝德的人际关系突破,”张辉率先发言,他指着社会关系图,“神秘男子是关键——张宝德性格老实,不会主动与人结仇,三笔不明支出很可能是‘封口费’或‘勒索款’,7月 10日的争执或许是勒索不成引发的冲突。”他顿了顿,“建议重点排查张宝德的同乡、前同事及南河老家的关系,神秘男子可能是他的旧识,知道他的软肋。”

    “但老李的嫌疑也不能忽视,”杨林反驳,“他有作案时间,右下肢旧伤与足迹步态吻合,且 7月 11日晚加班时,有工人看到他在木工车间废料堆附近徘徊,神色慌张。”他调出老李的考勤记录,“老李 7月 11日晚 10点打卡下班,比平时晚了 1小时,他自称‘整理工具’,但无证人左证,这段时间足够他协助分尸或清理现场。”

    王帅提出不同意见:“监控显示可疑男子是独自作案,分尸、抛尸、攀爬逃离均为一人完成,老李若参与,没必要独自承担风险;而且老李与张宝德只是工具纠纷,矛盾不足以引发杀人分尸,反而神秘男子的勒索行为更可能导致极端冲突。”

    “从尸检角度看,凶手的反侦察意识很强,”张凯补充,“分尸时避开大血管,选择关节处切割,减少血迹残留;抛尸地点分散且隐蔽,利用工厂监控盲区,说明凶手熟悉厂区环境,可能是内部人员或与内部人员勾结——老李作为老员工,熟悉木工车间工具和监控布局,有协同作案的条件;神秘男子若为外部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分尸抛尸,且不被发现。”

    “会不会是两人作案?”小张突然插话,他指着监控截图,“神秘男子负责勒索、杀人,老李负责分尸、抛尸,两人分工协作,老李因旧怨答应帮忙,神秘男子承诺给予好处。”这个猜测让众人眼前一亮,张辉立刻补充:“张宝德的工资卡支出有三笔,若每笔 5000元是勒索款,总金额 1.5万元,可能由两人分赃,这也能解释老李近期有不明收入——他平时工资 4000元,7月却突然给老家寄了 8000元,来源不明。”

    陆川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节奏:“现在确定两个主攻方向,都围绕张宝德的人际关系展开。第一路,张辉带队,深入调查张宝德的同乡和南河老家关系,重点找‘穿黑色连帽衫、背微驼’的可疑人员,核实三笔不明支出的去向,确认神秘男子身份及勒索动机;同时排查老李的银行流水和通讯记录,看是否与神秘男子有资金或电话往来。”

    “第二路,王帅负责,扩大车辆排查范围,重点找‘右前门 15厘米划痕、尾号 28’的银灰色五菱宏光,联系车管所调取近三年该车型的登记信息,排查车主是否与张宝德、老李有交集;同时重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