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隋宫刃影 太子杨烨平陈谋局录(3 / 4)
p>如今世家谋逆,独孤氏未必不会倒戈。
薛道衡走后,书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杨烨走到窗边,望着夜空里的孤月。
他想起穿越前的日子,不过是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如今却要在这波诡云谲的隋宫之中,赌上自己的性命。
第二日,朝堂之上果然掀起了风波。
陇右李氏的李浑率先难,弹劾杨烨“擅杀陈妃,有失仁君之道”
。
紧接着,山东卢氏的卢恺也上奏,称杨烨在平陈时“私纳陈朝珍宝,藏匿于东宫”
。
杨烨站在殿中,面不改色。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陛下,”
他出列躬身,声音朗朗,“杀张丽华一事,臣有奏。”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密信,“此乃陈朝内侍所供,张丽华曾暗中联络陈朝旧部,意图在臣班师途中行刺。
臣若不杀她,恐为后患。”
杨坚接过密信,翻看过后,脸色稍缓。
一旁的高颎也出列作证:“陛下,太子平陈时军纪严明,所有府库珍宝皆登记在册,并无私吞之举。
卢大人所言,恐是不实。”
卢恺脸色一变,还想辩解,却见崔仲方突然出列:“陛下,臣近日查访得知,兰陵萧氏与陈朝旧将萧摩诃往来密切,似有不轨之心。
太子杀张丽华,或许正是为了断绝他们的联络。”
这话一出,朝堂哗然。
兰陵萧氏是关陇世家的核心力量,若他们真与陈朝旧部勾结,那就是谋逆大罪。
李浑等人顿时慌了,纷纷上奏辩解。
杨坚脸色阴沉,拍案怒道:“够了!
萧氏之事,着大理寺严查。
太子平陈有功,些许流言,不必在意。”
退朝后,杨烨走在宫道上,阳光透过宫檐洒在他身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他知道,今日不过是暂时稳住了局面,世家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将是更凶险的暗斗。
回到东宫,太子妃早已在殿内等候。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见杨烨回来,连忙上前接过他的朝服。
“殿下,今日朝堂之事,我已从皇后宫中得知。”
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担忧,“皇后虽未明说,却暗示我劝殿下收敛锋芒,莫要与世家硬碰硬。”
杨烨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我知道。”
他轻声道,“但我若收敛锋芒,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这太子之位,从来都不是靠退让就能保住的。”
太子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殿下放心,我会守好东宫,也会帮殿下稳住皇后那边。
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殿下近日要多加小心,我听说,陇西李氏的私兵,已经悄悄调到了京郊。”
杨烨心中一凛。
他没想到世家竟然敢调动私兵,看来他们已是孤注一掷。
“我知道了。”
他轻轻拍了拍太子妃的手,“你先下去休息,我还要与李圆通商议防务。”
太子妃走后,杨烨独自坐在书房内,重新摊开那份密报。
烛光下,他的目光落在“山东士族”
四个字上。
崔仲方今日的表态,说明“经学取士”
的诱饵已经奏效,但卢氏、郑氏仍未动摇。
看来,还需要再加一把火。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均田制”
三个字。
父皇推行均田制,最反对的就是世家。
若能让父皇相信,世家谋逆的真正目的是推翻均田制,那么他们就再也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