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隋路惊澜 太子杨烨平叛记(1 / 3)

加入书签

朝阳下泛着冷硬寒光。

杨烨勒住胯下乌骓马,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横刀的鲨鱼皮鞘——自穿越成太子杨昭(注:此处结合历史原型调整姓名逻辑,杨坚太子本名杨昭,文中设定为杨烨),这把刀已饮过江南反贼的血,此刻刀身似仍在嗡鸣,像是在预警前路暗藏的杀机。

“殿下,前方三十里便是龙门峡谷,过了峡谷再行五十里,便可抵达洛阳城郊。”

副将秦琼拱手禀报,他脸上还带着平定江南的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只是末将总觉得不对劲,这一路太过安静,连个寻常商队都没见着。”

杨烨颔,心头的不安也在蔓延。

三天前,他们在丹阳城外击溃五万反贼,连反贼头目、以悍勇闻名的雄阔海都被他亲手斩于马下——那一战,他凭着后世的战术理念,以三千骑兵绕后,截断反贼退路,再以步兵正面牵制,硬生生将五万乌合之众冲得溃不成军。

可胜利的喜悦尚未褪去,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就如影随形,尤其是昨夜收到洛阳密报,说五姓七望近期调动了不少私兵,行踪诡秘,更让他警惕起来。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骑兵分两队,先行探查峡谷两侧高地,步兵结圆阵缓慢推进。”

杨烨声音沉稳,目光扫过身后的三千隋军。

这些士兵都是他从京营中亲自挑选的精锐,历经江南一战,早已对他心服口服,此刻听到命令,立刻行动起来,甲胄碰撞声、马蹄声在晨风中交织,却丝毫不显混乱。

秦琼看着杨烨从容调度的身影,心中暗自感叹。

这位太子殿下自去年“病愈”

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从前的太子温和有余,锐气不足,可如今不仅精通兵法,更有着远同龄人的沉稳与狠辣。

丹阳城外斩雄阔海时,殿下亲率百名亲卫冲阵,横刀劈出的弧度精准狠厉,那股悍不畏死的气势,连他这员老将都暗自心惊。

“报——!”

一名斥候骑兵疾驰而来,翻身落马时脸色惨白,“殿、殿下!

峡谷两侧高地现大量伏兵,旗号混杂,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的私兵标识,还有不少穿着流民服饰的人,看数量……至少有两万!”

“果然来了。”

杨烨瞳孔微缩,心中却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终于等到”

的平静。

五姓七望,这七家累世公卿、垄断朝堂半数官职的世家大族,自他提出“均田扩军”

的主张后,就视他为眼中钉——他们手中握着大量隐匿的土地与人口,他的新政无疑是要断他们的根。

江南平叛的胜利,更是让他们意识到,若不趁早除掉自己,等他根基稳固,再无撼动之机。

“殿下,敌众我寡,不如暂退,待与洛阳援军汇合后再行通过?”

秦琼皱眉,两万伏兵占据地利,硬冲无疑是自寻死路。

杨烨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峡谷入口那道狭窄的隘口:“退不得。

他们既然设伏,必定早已算好我们的退路,若后退,只会落入他们的包围圈。

更何况,今日若不打垮他们,日后他们只会更肆无忌惮。”

他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巨石旁,俯身查看地面的泥土:“峡谷两侧多是岩石,树木稀疏,他们的私兵虽多,却难以展开阵型,只能靠箭雨和滚石阻拦。

秦将军,你带一千步兵,手持盾牌在前,顶住第一波箭雨,务必守住隘口,不让他们冲下来。”

“末将领命!”

秦琼抱拳,转身去调度士兵,很快,一排手持铁盾的步兵就如铜墙铁壁般挡在队伍前方。

“王勇!”

杨烨喊来亲卫统领,“你带五百骑兵,从峡谷左侧的缓坡绕过去,注意隐蔽,待我这里起进攻,你们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