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雪赴西陲风(2 / 3)

加入书签

的工具,若执着于招式,反倒落了下乘。”

踏入主殿时,林烨忽然屏住了呼吸。

大殿中央的法座上,坐着一位老僧。

他穿着洗得白的僧袍,须皆白,脸上布满皱纹,却丝毫不见老态。

那双眼睛睁开时,目光平和如秋水,仿佛能映出人心底的尘埃。

“施主终于来了。”

老僧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殿内每个角落,“老僧鸠摩智,在此等候多时。”

林烨喉头微动,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那个曾在天龙寺强抢《六脉神剑》、在少林寺炫技斗狠的鸠摩智?眼前的老僧,身上没有半分戾气,只有一种历经世事沉淀后的通透。

他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唐卡,画中佛陀宝相庄严,而画前的鸠摩智,竟与画中佛陀有着几分相似的慈悲。

“弟子们,见过林施主。”

鸠摩智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林烨转头,只见三千个僧人排着队涌入庭院,他们齐声行礼,声音震得殿梁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却无一人抬头张望,神色恭敬而肃穆。

林烨这才明白,智光口中的“家师”

,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痴迷武学的吐蕃国师。

他是大轮寺的圣人,是三千弟子心中的明灯。

四、火焰刀意,非关杀戮

当晚,鸠摩智留林烨在寺中住下。

客房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案几,案上放着一盏油灯,灯芯跳动着微弱的光。

林烨坐在案前,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白天的见闻,忽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

开门见是鸠摩智,他连忙侧身让行。

老僧手里拿着一卷经书,走到案前坐下,将经书推到他面前:“这是《火焰刀经》的原本,施主若有兴趣,可自行翻阅。”

林烨翻开经书,只见上面用梵文写着密密麻麻的经文,中间夹杂着几幅图谱,画的却是人体内的经脉走向,与他所知的《火焰刀》截然不同。

“大师,”

他忍不住开口,“晚辈曾听闻,火焰刀是一种凌厉无匹的掌法,可隔空伤人……”

鸠摩智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两朵绽开的菊花:“施主说的,是老僧年轻时的执念。”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在油灯上方轻轻一拂。

林烨忽然觉得眼前一花,灯芯的火苗竟凭空分裂成三朵,各自跳动,却始终保持着相同的高度。

“火焰刀的真意,不是伤人,是控火。”

鸠摩智指尖微动,三朵火苗又合为一体,“当年老僧以为,内力越强,掌力越猛,便是武学巅峰。

直到在枯井中散去一身功力,才明白火焰刀的精髓,是对‘气’的掌控。

就像这火苗,看似微弱,却能燎原;看似狂暴,却可随心驾驭。”

林烨看着那盏油灯,忽然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描写。

当年鸠摩智被段誉吸走内力,沦为废人,世人皆以为他会就此消沉,却不知他竟在大雪山中悟透了武学真谛。

他再看经书上的图谱,那些经脉走向旁,竟标注着“慈悲”

“克制”

“舍己”

等字样,哪里是什么杀人技,分明是修行的法门。

“施主可知,为何老僧要让三千弟子在此修行?”

鸠摩智忽然问道。

林烨摇头,老僧便指着窗外,“你看那些弟子,有的资质聪颖,有的鲁钝笨拙,可他们都在用心修行。

武学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不必强求巅峰,只须守住本心。”

那晚,他们聊了很久。

鸠摩智说起当年在曼陀山庄与段誉交手的往事,说起在少林寺被虚竹点醒的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