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当场不让步,对面不留情(求双倍月票)(4 / 5)

加入书签

   >你让‘牺牲’不再是注定的剧本,而成了可以被拒绝的选择。”

    七日后,阿念回到京城。

    他没有进宫,也没有见任何人,径直走入归墟学堂后院,拿起剪刀和彩纸,开始折一只新的灯笼。孩子们围过来,叽叽喳喳问他去了哪里。

    “很远的地方。”他笑着说,“去找答案。”

    “找到了吗?”

    他将灯笼递给他们:“答案不在远方,就在这只手上。你们想点亮它吗?”

    “想!”孩子们齐声喊。

    于是他们一起写下心愿投入灯笼内部:有人希望父母不再争吵,有人想学会游泳,有人只想每天都能吃饱饭。

    当蜡烛点燃那一刻,整只灯笼通体发光,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真实的笑容。

    就在此时,极北冰湖之下,那口铜钟发出最后一声闷响,随即彻底碎裂,化为无数锈蚀碎片,沉入永恒寒渊。

    千年封印,并未靠神力维持,而是由一代又一代凡人用自己的选择重新缔结。

    多年后,大胤早已不再设帝位,国家由归墟评议会与各地民选官共同治理。史书记载:“自阿念焚诏以来,天下无储君,亦无暴君。百姓不敬神,唯重心安。”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本名为《不做恶魔的好人》的小册子。书中没有惊天阴谋,也没有逆天改命,只记录了一个普通男孩如何一次次在诱惑面前说“不”,并在最后,把火炬交给了别人。

    某个冬至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村口教孙女折灯笼。小女孩问:“奶奶,为什么我们要每年烧掉恐惧?”

    老人望着星空,缓缓道:“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个男人用生命告诉我们??

    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忘了自己也能发光。”

    远处,一群少年正围坐在火堆旁,轮流讲述自己的心魔与抉择。其中一人举起心镜牌,上面浮现一行新字:

    >**我们不怕你了。**

    >**因为我们,都曾是那个不肯认命的孩子。**

    风起,灯火摇曳,照亮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而在某间安静的书房里,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悄然翻开一页,墨迹如新:

    >“今日,我又梦到了母亲。她还是那样笑着,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终于原谅了我没能做个好儿子。

    >可我想告诉她:我虽然没当太子,但我终于学会了,

    >如何做一个,配得上被爱的人。”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