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关东军入关江晨的应对之策 战术惊呆众人(2 / 3)

加入书签

,这次我们要面对的对手可不简单,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下面,我跟大家说一下关东军的优势和劣势……”

关东军作为小日子陆军精锐,在侵略东北期间,凭借工业化基础,拥有一些服务于侵略的“硬件条件”

他们配备了较先进的坦克、火炮、飞机,且依托对东北煤炭、钢铁等资源的掠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

但这种“优势”

是掠夺性的,东北的矿产被日军疯狂开采,劳工被强制奴役,才支撑了其装备运转。

而且,关东军长期驻扎东北,通过修建要塞、铁路(如南满铁路),形成了对东北的军事控制网络,战术协同能力较强。

一旦脱离了东北这个大本营后,还能不能挥它的优势?

不得而知。

而且,随着小日子侵略范围扩大(如卷入关内战场、太平洋战场),关东军兵力被不断抽调。

后期甚至补充大量老弱残兵,战斗力急剧下降。

同时,其既要维持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又要应对毛熊军和抗日武装,战略上顾此失彼。

加上,关东军的细菌战、屠杀、奴化教育等暴行,激起了龙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不断袭扰日军据点,消耗其有生力量。

东北民众也通过送情报、藏物资等方式支援抵抗,使关东军陷入“人民战争”

的汪洋大海。

众人听完江晨的分析,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江晨,想不到你对关东军和东北的局势这么了解!”

“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对了,江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江晨“坚持武装抵抗,以游击战消耗敌人。”

东北抗日联军在在长白山、三江平原等地开展游击战争,通过伏击日军运输队、破坏铁路线、袭击据点等方式。

不断削弱关东军的控制力,打破其“殖民统治稳固”

的幻想。

而江晨也势必要将入关的关东军如数杀击。

“我们可以动民众,建立反侵略统一战线,推动东北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形成‘兵民一体’的抵抗力量。”

“避强击弱,快歼敌。”

关东军单支部队火力强,但小股部队,比如排级、连级物资运输队,存在防护薄弱、机动受限的弱点,伏击需针对这些“软肋”

优先伏击关东军的后勤运输队,比如运送粮食、弹药、药品,或小股巡逻队,避免正面硬抗主力部队。

这类目标兵力较少,一般来说只有10-30人,且携带物资后行动迟缓,便于快歼灭。

“我们可以在伏击点两端部署兵力,先以火力,比如步枪、手榴弹打击日军前部和尾部,切断其退路和前进路线,使其陷入混乱。”

“然后,针对日军机枪手、指挥官等关键目标优先打击,瓦解其抵抗核心。”

“其次,战决。”

“打完后迅打扫战场,10-15分钟内撤离,避免关东军援军以及附近据点的日军,赶到形成包围。”

“另外,关东军报复性极强,伏击后必须快脱离,这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我们可以在民众引导下,通过山间小路、村屯地道等日军不熟悉的路线转移,避免走大路。

部分民众还会主动制造假象,比如在其他方向点燃炊烟、留下脚印,迷惑日军追兵。

伏击缴获的弹药、粮食可补充自身。

同时民众会提供住宿、伤病员救治,确保部队能持续开展后续游击战。

众人听完江晨的战术部署,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粗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