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皇权演变(3 / 6)

加入书签

每隔五年,轮换一个地方任职。

当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以后,至于最近百多年嘛,朕在世一日,他们飞不起来。

而且,朕就不信他们每一代都只能有一个子嗣。

封地可以有,但是下一代中,必须每个子嗣都平分封地。

除非有杰出者,为朝廷做出大贡献者,朝廷会为他们另寻封地。

这是汉朝的推恩令,在如今的大唐,比较适合。

否则,躺在功劳薄上,不事生产,几十年后,大唐不过是养了一群蛀虫。

对了,听说最近有的地方世家很不老实啊,暗中对当地学院使绊子?”

说到这里,武玄天眼中杀意一闪。

“是有一些,不过被不良人查明后,下狱了。”

“好,这种事,绝不姑息。

大唐,是大唐子民的大唐,不是这些世家的大唐。

世家门阀,垄断知识阶层,这不是断我大唐之根基嘛?

别说他们,就是朕的子孙后代,做出这种事,同样一个字——杀!

切记,无论文武,一年一考,各地学子升入皇家学院后,如果能从皇家学院顺利毕业,成绩优异,安排进入各地任职。

文人从政,武者从军!

同样,朝中大臣,无论军人,还是从政者,女性五十五岁必须退休,男性六十周岁退休。

退役之后,俸禄不变,一直供养他们直至去世。

给老人安享晚年的机会,也要给年轻人腾出施展的空间嘛。

皇帝也是如此,不得超过六十岁,年龄大了,容易昏聩。”

“陛下圣明,这些决策,进行中或有一定阻力,但在堂皇大势中,都被摧枯拉朽。”

没有听袁天罡的奉承,沉默许久后,武玄天继续开口道:“明日朝政,文武百官齐聚,朕要与他们商讨一下另一个机构的建立!”

袁天罡好奇:“陛下,不知是何机构?”

“内阁!

所谓内阁,就是朝中高官,组成的一个小团体。

他们的责任,负责批阅奏章,批阅好之后,呈递给皇帝,皇帝审阅。

觉得可行,会盖上玉玺,加以施行。

不行的话,打回内阁,重新批阅或者君臣同议。

如此虽会减轻皇帝的权势,但也避免了皇帝昏聩,做出于国于民不利的批阅。”

“是,陛下圣明!”

……

第二天朝政,开始内阁之议,耗时整整半个月,举手表决后,终究还是通过了。

内阁设六位大臣,同时还设立了军机处,负责全国军人的落实与对外战争。

军机处与内阁直接对皇帝负责,两者之间互不干扰。

如遇战争,内阁商议,负责后方粮草的供应。

两大机构的成立,武玄天更轻松了,除了查一下大臣们批阅的奏章,整日往水云姬那里跑,差点乐不思蜀。

群臣虽不敢言,但没少吐槽他开始昏庸。

甚至还有大臣死谏,武玄天直接无视,我行我素。

……

随着时间的过去,随着大唐的发展,国力飙升,大唐子民空前发展,从战乱时代的人口三千多万,如今飙升至十万万。

每隔一段时间,武玄天就要搞幺蛾子了,设立一些机构。

这不最近裁军了,用他的话说,贵精而不贵多。

从战乱时代大军三百万,裁至一百五十万。

陆军八十万,海军七十万,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是正规军,除了正规军,各地衙役也裁了一些,但仅仅是一些。

五年后,他直接宣布传位太子李兴业,不干了。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令得群臣差点没缓过气来。

而此时,他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