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到闽南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暗杀(1 / 5)
王文林马上召开了省府会议,几个副职包括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等等都到场了,会议由王文林主持,简怀文把四清运动的红头文件给发了下去,
王文林清了清嗓子。
“今天大家也看到了,中枢派来了工作组,而且第一站就到了咱们闽南,这说明中枢对我们的工作是不满意的。
书记去开会前曾经叮嘱过我,这次的运动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贯彻下去,后来我思来想去,觉得咱们闽南和其他的省份不一样。
咱们是面对湾湾的前线,所以乱不得,也就......
大宝挂断电话后,没有立刻行动。他坐在桌前,将那张匿名纸条平铺在玻璃板下,用台灯从斜上方照着,试图分辨墨迹渗透纸背的深浅变化。这种习惯源自他早年做档案修复时的经验??许多秘密藏在字与纸的夹层里,而悔恨往往比谎言更难掩饰笔触。这行字写得工整却不僵硬,横折处略有迟疑,像是右手微颤的人强自镇定的结果。他轻轻摩挲着“共谋者”三个字,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仿佛能摸到半个世纪前被揉皱又展平的公文纸。
林小满推门进来时,手里拎着两个热腾腾的肉包子。“吃点东西吧,”她说,“你已经盯着这张纸看了两个小时。”她把包子放在桌上,顺手拉开抽屉取出放大镜,“你觉得这是真的?”
“不真的人不会说自己是‘共谋者’。”大宝接过包子,却没有动口,“真正的隐瞒者永远把自己打扮成执行命令的小人物,只有真正握过笔、改过数据的人,才敢用这个词。”
林小满沉默片刻,低声问:“那你打算怎么找那个卖糖葫芦的老人?解放路127号,听起来像随便编的地名。”
“不是随便。”大宝打开电脑,调出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的老城区地图,“你看这里,解放路原名西大街,1956年才改名。127号在当年是县委宣传部打字室所在地,旁边就是机关食堂。一个打字员每天要打印上百页文件,所有删改过的灾情报告都从他手指下流出。如果他还活着,大概率会留在原地??人老了,走不动了,就靠熟悉的街角过日子。”
第二天清晨五点,天还未亮,两人已坐上开往保定的绿皮火车。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和汗水混合的气味,几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蜷缩在座位上打盹,头顶行李架上挂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林小满靠着窗睡着了,额头抵着冰凉的玻璃。大宝望着窗外飞逝的黑暗,脑海里浮现出那位匿名写信的老党员年轻时的模样:戴着圆框眼镜,穿着灰布中山装,在油印机前一页页校对“群众情绪稳定”的通报,而窗外,饿得发昏的孩子正扒着县委大院的铁门。
七点半,他们抵达保定站。按照地图指引,步行四十分钟来到莲池区解放路。这条街早已不复当年机关重地的威严,两旁挤满了小摊贩和老旧居民楼。清晨的雾气中,一位裹着军大衣的老人正支起木架,挂上一串串红亮的糖葫芦。竹签插在泡沫箱里,山楂裹着晶莹的糖壳,在晨光中泛着微光。
大宝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老人的脸。他约莫八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