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 / 4)

加入书签

bsp;  “你不怕吗?”林小满突然问,“现在已经有境外媒体称你是‘历史颠覆者’,国内某些部门对‘春泥记忆中心’的注册资质提出质疑,说我们涉嫌‘非法搜集国家机密’。”

    “怕?”大宝笑了笑,目光落在墙上那幅由数千张黑白照片拼成的地图上。此刻,地图右下角正闪烁起一个新的光点??那是刚刚上传的一段视频证据:一位九十岁的老兵颤抖着打开一只铁盒,取出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翻到1959年12月一页,上面赫然记录着:“接上级指令,销毁‘XH-887’原件三份,留存副本仅限中央查阅。执行人:王振国。”

    “这不是颠覆,是补全。”大宝轻声说,“就像这座老房子,梁歪了,就得有人去扶正。哪怕会被木刺扎伤。”

    当天夜里,大宝独自留在驿站整理新资料。当他打开甘肃牧羊人寄来的油纸包,取出那块风干的馍片时,指尖竟微微发抖。它轻得几乎没重量,表面布满细小裂纹,像是随时会碎成粉末。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食物残骸,而是一个时代最沉默的证词。

    他在档案袋上写下:“编号SWQ-FD-001,物品名称:张桂芳遗留馍片,来源地:甘肃省定西县马营镇,捐赠人:其孙张建军。”

    正欲归档,电脑突然弹出一条紧急通知:位于云南昆明的记忆节点传来求救信号。该节点负责人是一位退休档案馆员,三个月前匿名提交了一份1960年云南省粮食调拨密件扫描件,随后遭到不明身份人员跟踪。今晨其邻居报警称,家中断电两日,门窗紧闭无动静。

    大宝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络当地协作志愿者前往查看。两小时后,消息传来:屋内无人,但书房地板被撬开,暗格中藏有一卷微型胶卷尚未取走。经远程解码,内容令人窒息??

    那是一组拍摄于1960年春的照片:昆明郊区某收容所内,数十具尸体堆叠如柴薪;另一张显示干部开会场景,黑板上写着“完成征购任务指标98%”,台下众人鼓掌;最后一张,一名妇女跪在地上,双手高举一张白纸,上面用血写着“求放我儿一口饭”。

    “他们在清场。”林小满赶到后看到图像,脸色发白,“不止北京、河南,全国都在抹除痕迹。”

    “那就更快地保存。”大宝声音冷静,“通知所有节点,启动‘萤火行动’:凡持有原始材料者,无论文字、影像、实物,均可通过加密通道上传,并自动获得临时庇护资格。我们将为其安排安全转移路线。”

    “可我们哪来的资源做这个?”

    “用信念换资源。”大宝打开邮箱,群发了一封题为《致所有不愿沉默的人》的公开信:

    >“我们不是政府机构,不是学术组织,只是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记忆守护站。我们没有经费,没有权力,只有三百七十二封信、一双破童靴、一块干馍,和无数个夜晚醒来的噩梦。

    >如果你也曾听见亲人临终前低声说出‘别忘了我’;如果你也曾面对家族相册里缺失的面孔无言以对;如果你也想让孩子知道,课本之外还有另一种真实??

    >请加入我们。不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