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大宝哥,你太豪横了吧(1 / 4)

加入书签

    大宝听完陈为民的诉说,第一个念头便是外国人在耍诡计,趁着陈为民带着原始合同上京城的时候,他偷偷派人跟着陈为民,找机会偷走了合同,

    这样羊城供销社就构成了违约,不光要白送给人一船萤石,还要赔偿给人家两倍的钱,他微微皱着眉头问陈为民,

    “那个德国佬汉斯可不可疑?会不会是他背后耍手段?让人跟着你上京,找机会偷走了你的合同?”

    陈为民愣住了,他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道,

    “不能吧?汉斯先生不是那样的人呐!”

    大宝......

    林淑芬坐在书桌前,窗外的夜色深沉,北京的秋风裹着几片落叶在空中盘旋,敲打着玻璃窗,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她刚结束一场关于战地新闻伦理的学术会议,回到家中,身心俱疲,但头脑却异常清醒。

    她将一沓手稿摊开在桌上,那是阮文忠在柬埔寨期间的采访笔记,夹杂着一些他与李明远在越南时的通信。她已经整理出版了《沉默的见证者II:柬埔寨的回声》,并完成了第三部纪录片《战地记者的使命与代价》。如今,她开始着手撰写一部更宏大的作品??《战火中的笔与镜头》,将阮文忠和李明远的全部文字资料汇集成册,配以他们的摄影作品和采访记录,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战地记者群像。

    这本书的写作并不容易。许多资料需要核实,许多照片的背景信息已经模糊不清,而有些内容甚至牵涉到当时的政治敏感地带。她必须小心翼翼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行走,既要尊重事实,又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

    但她知道,这是她必须完成的事。

    她翻到一页泛黄的信纸,上面是李明远的字迹:

    “文忠兄:

    你寄来的照片我已经收到。那些孩子的眼神,让我整夜难眠。你说你在柬埔寨看到了地狱,我信。我在越南也见过类似的场景。战争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制造沉默。

    我们是记者,不是战士。但我们的笔和镜头,却比子弹更锋利。我们记录真相,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为了不让历史被遗忘。

    愿你永远坚守真相。”

    林淑芬轻轻抚摸着那行字,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知道,这封信写于1973年12月初,距离阮文忠失踪不过短短几周。那时的李明远已经在越南战地工作多年,身心俱疲,但他依旧坚持拍摄、记录,哪怕是在最危险的前线。

    她合上信纸,起身走到窗边。夜色中,北京的灯火如同星河洒落人间,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仿佛这座城市从未停歇。她忽然想起阮美琳在巴黎对她说的话:

    “林阿姨,我父亲一生都在记录真相,但他也知道,有些真相注定不会被所有人接受。他希望你能继续他的工作,因为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