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人命在你们这些权贵眼中不过是一场儿戏(2 / 4)
声说,“他离开金边前,托我保管这些资料。他说,如果他回不来,就交给值得信任的人。”
林淑芬接过手稿,心中一震。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1975年4月,金边街头,红色高棉控制区。我目睹了他们对知识分子的清洗。教师、医生、律师……一个个被带走,从此再无音讯。他们的罪名,是‘受西方教育’或‘曾与美国人接触’。这是屠杀,是系统的、有组织的种族清洗。”
她继续读下去,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与无奈。阮文忠不仅记录了这些暴行,还试图将这些资料秘密带出柬埔寨,交给国际媒体。然而,他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追捕。
“他是在试图越过边境时被抓获的。”陈文雄低声说,“我后来才知道,他被关进了S-21监狱。”
林淑芬的心猛然一沉。S-21,又称图尔斯林监狱,是红色高棉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之一。那里曾关押过数万名“敌人”,几乎无人生还。
“他……有没有留下遗言?”她轻声问。
陈文雄摇头:“没有。但我知道,他始终坚信,只要有人记得,真相就不会被掩盖。”
林淑芬轻轻合上手稿,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她必须继续完成他们的使命。
回到北京后,她将阮文忠的手稿整理成展区的一部分,并命名为《沉默的证言》。展览开幕当天,无数观众驻足在这块展区前,默默阅读那些字字血泪的文字。
与此同时,她也启动了“战地通讯员口述历史”计划的第一阶段。团队走访了十几位曾亲历越南战争的老记者,记录下他们的亲身经历与回忆。这些口述资料被整理成音频与文字,上传至展览官网,供全球研究者与公众查阅。
一位名叫黄志远的摄影师在采访中回忆道:“1973年,我曾与李明远一同前往前线。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哪怕炮火在耳边呼啸,他也从未退缩。他告诉我,‘如果我们不记录,历史就会被篡改。’”
另一位曾在柬埔寨工作的法国记者玛德琳?罗森则说:“阮文忠是个真正的记者。他不怕死,只怕真相被掩盖。他曾在金边街头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被绑着的男孩,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愤怒。那张照片后来被国际媒体广泛使用,成为红色高棉暴行的象征之一。”
林淑芬听着这些讲述,心中愈发坚定。她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人性的见证。
几个月后,她策划了一场名为“真相的代价”的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了多位战地通讯员、历史学者与人权活动家,共同探讨战地报道在战争中的作用与意义。
“战地通讯员不是英雄。”她在讲座上说,“他们只是普通人,但他们选择站在历史的最前线,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最真实的画面。他们的工作,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也更沉重。”
讲座结束后,一位年轻的记者走上前来,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林老师,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战地通讯员。听了您的讲座,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