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到达青华城(3 / 4)
于在日落之前抵达一座中小型城市——青华城。
相较于刘宏与崔岩曾见识过的青州东部门户柳林城,青华城显得更为小巧,其选址似乎并不符合常规建城条件。
然而,“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地上本无城,聚居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城。”
青华城的存在,恰恰印证了这句古老的智慧。
青华城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人口汇聚,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条举足轻重的产业链——青华草产业链。
青华草作为炼制各类丹药不可或缺的调和性辅料,其价值随生长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应用于炼气期、筑基期乃至金丹期丹药的炼制过程中。
围绕青华草的采集、种植与深加工,青华城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从野生挖掘和人工培育,到精细加工的各个环节,且全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每年,青华城为青云宗提供的税收颇为可观。
当车队接近青华城边界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特殊的农田。
田中种植的并非寻常作物,而是青华草。
每块田地都被一层微光笼罩,每块农田上的阵法仿佛刘宏前世记忆中塑料大棚般的存在,能调控内部温湿度,为青华草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刘宏见此情景,惊讶不已,而其他工人却神色如常,显然对此已司空见惯。
刘宏忍不住询问赵明:“你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灵药种植田吗?”
赵明答道:“没错,我们常年游走各地,时常会遇到这类高标准的灵药农田。
它们均受到特定阵法的保护,不仅能隔绝外界干扰,还能自主吸收天地灵气进行运转,只需要预先设定好各项参数即可。
这种利用阵法培育灵药的方法相当普遍。”
刘宏与崔岩听闻此言,皆感震撼。
如此高科技含量的灵药种植方式,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幅前所未见的画卷,这与他们此前生活的偏远之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队并未驶入青华城内,而是沿着一条蜿蜒小径转向,径直来到小路尽头的一家客栈。
这家客栈位于青华城郊,周边开阔,有足够的空地供车队停放。
从车队成员熟络的动作来看,他们显然不止一次造访此处,对客栈及周边环境极为熟悉。
夜幕即将降临,青华城的轮廓在晚霞余晖中逐渐模糊,而车队则在客栈外安然落脚,准备在此度过宁静的夜晚,明日再继续他们的远行之旅。
夜幕降临,青华城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犹如一幅被冰霜覆盖的水墨画卷。
城外,一座简朴而坚固的客栈为过往的旅人提供了一处避风歇脚之地。
此刻,商队队长赵明率领着他的队伍,还有刘宏崔岩二人,一行人疲惫而有序地步入客栈,期待着在这一夜得以休整,养精蓄锐,以应对明日进城后的繁重交易任务。
客栈内,炉火熊熊,热气蒸腾,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工人们停好了运载货物的车辆,纷纷找寻各自的房间,准备享受难得的安宁。
刘宏与崔岩则在角落里相对而坐,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是历经风雨的同伴间无需言语的默契。
他们明白,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更要小心谨慎。
与此同时,城内一处寻常巷陌深处,一幢毫不起眼的民房灯火微弱却异常静谧。
屋内,数人围坐于一张圆桌四周,他们的面容在摇曳的烛光下忽明忽暗,让人看不真切,透出几分神秘与阴郁。
“诸位,年关将至,”
一位人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石磨碾过谷物,“今年的账目,我们必须细细清算一番。”
另一人接口道:“青华草的丰收,无疑是上天赐予我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