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2 / 2)
或因战败丧失,或因国力不济难以维持。
7监督与核查:条约规定由联合国际(即由炎国主导的机构)负责监督条款执行,拥有一定的核查权。
这赋予了炎国合法介入他国海军建设的权力。
谈判过程极其艰难!
美士兰代表强烈抗议吨位比例不公,指责这是“将美士兰永久置于二流海军国家的枷锁”
。
英士兰代表哀叹其全球利益与所受限制严重不匹配,但国力不济,无力反抗。
法士兰代表则心情有些复杂,他们在陆地上和德士兰拼死战斗,几乎打光了一代人,而现在自己就如同一只没了牙齿的猎犬,想咬下一块肉,却无从下口。
然而,在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下,特别是面对如果不签条约就可能面临更严厉制裁甚至孤立的风险,各国最终不得不低头。
《奉天海军条约》最终签署。
消息传出,帝国宣传机器将其描绘为“席张扬和平愿景的伟大胜利”
、“帝国负责任大国担当的体现”
、“人类迈向永久和平的关键一步”
。
而在奉天统帅部,张扬看着条约文本,对心腹们说:
“这不是和平条约,这是停战协议。
它用国际法的形式,冻结了我们在海军领域的绝对优势。”
“它给了对手一个虚假的希望,让他们以为在规则内努力就能缩小差距。
但他们永远追不上。
因为规则是我们制定的,解释权在我们手中。”
“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十年,甚至更长的战略优势期。
我们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向天空(空军)和未来(新技术),而他们,还在为我们画好的圈子里,辛苦地建造着即将过时的战舰。”
条约的签订,暂时缓和了海军军备竞赛的表面热度,却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海洋权力的等级秩序。
炎国不费一枪一弹,便为自己的海上霸权加冕了一顶看似和平的王冠,并将主要竞争对手的未来海军展,牢牢地锁死在了自己设定的天花板之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