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o章 虎币的触角 全球投资计划(1 / 2)

加入书签

1922年春,奉天城,帝国中央银行总部。

战争的尘埃逐渐落定,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金融与经济的较量,已悄然进入高潮。

帝国的巨轮在成功转向民生经济的同时,其金融触角开始以更迅猛、更系统的方式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

核心武器,便是那以黄金为坚实后盾、币值稳定、信誉卓着的帝国货币——虎币。

帝国中央银行总裁王寿龙,一位深得张扬信任的金融奇才,正在巨大的全球地图前向席及其核心幕僚汇报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

“席,各位总长。”

王寿龙的声音充满自信。

“经过大战的洗礼,英镑、法郎、美元信誉严重受损,币值波动剧烈。

唯有我帝国的虎币,凭借其严格的金本位制度和帝国无与伦比的黄金储备(其中大量来自战争赔款和掠夺,张扬的库存黄金根本没有拿出来),已成为全球最坚挺、最值得信赖的硬通货。

现在,正是将这种货币优势,转化为全球金融霸权的绝佳时机!”

他手中的光鞭在地图上划出数条弧线:

“《帝国全球展投资计划》已准备就绪。

帝国将投入巨量虎币资金,通过新成立的‘帝国海外开银行’和‘联合国际复兴基金’(均受帝国控制),向全球特别是战后废墟的欧大陆、资源丰富但缺乏开资金的拉美、非大陆以及我们的‘新领土’,提供贷款和投资。”

投资计划主要方向:

1欧洲重建贷款:向德士兰、法士兰、奥士兰后继国家等提供以虎币计价的贷款,用于购买炎国的工业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帮助其重建。

这不仅消化了帝国过剩产能,更将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与虎币深度绑定。

2资源开投资:投资拉美、非大陆、中东的矿山、油田、种植园。

条件通常是要求项目必须以虎币结算,且帝国公司享有优先开采权和经营权。

3基础设施援建:在“友好国家”

援建港口、铁路、电站。

这些项目通常由炎国公司承建,使用炎国标准和设备,贷款自然以虎币计算。

建成后,往往还附带军事或商业使用条款,进一步巩固帝国的影响力。

4金融体系渗透:鼓励乃至强制要求与帝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将其货币与虎币挂钩,或直接建立虎币清算渠道。

帝国银行在全球金融中心开设分行,大力推广虎币贸易结算和储备业务。

“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

王寿龙强调道。

“第一,让虎币成为全球贸易的要结算货币;

第二,让虎币成为各国央行最重要的外汇储备货币;

第三,让虎币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矿产)的计价货币。

最终,让虎币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货币!”

财政总长王永江补充道:

“此计划妙处在于,它看似援助,实则为帝国构建了一个以虎币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循环体系。

我们输出虎币,换来实物资源、资产所有权和政治影响力。

其他国家为了获得虎币来偿还贷款或购买我们的商品,不得不将其产品和服务廉价卖给我们,或接受我们的条件。

我们将掌握全球资本的定价权和流向。”

军事总长张毅笑道:

“这比派军队占领更划算,效果也更持久。

谁掌握了货币,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脉。”

内政总长赵铭则关注内部效应:

“庞大的资本输出,也需要国内有足够的深度来吸纳回流的好处。

这要求我们国内的金融市场、投资渠道必须更加深化和开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