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张畅报使臧质复书(1 / 5)

加入书签

却说刘宋朝廷驰诏入关,召还柳元景以下诸将,诏中大略,无非因王玄谟败还,柳元景等不宜独进,所以叫他东归。

柳元景不便违诏,只好收军退回,令薛安都断后,徐归襄阳。

为这一退,遂令魏兵专力南下,又害得宋室良将,战死一人。

原来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曾派遣参军胡盛之出汝南(今属河南),梁坦出上蔡,攻夺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再遣司马刘康祖,进逼虎牢。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探得悬瓠(今河南汝南)空虚,一鼓攻入,又进陷项城。

适宋廷召还各军,各归原镇,刘康祖与胡盛之,引兵偕归。

行至威武镇,那后面的魏兵,却是漫山遍野,蜂拥而来。

胡盛之急语刘康祖道:“追兵甚众,望去不下数万骑,我兵只有八千人,众寡不敌,看来只好依山逐险,间道南行,方不致为虏所乘哩。”

刘康祖勃然道:“临河求敌,未得出战,今得他自来送死,正当与他对垒,杀他一个下马威,免令深入,奈何未战先怯呢?”

勇有余而智不足。

遂结车为营,向北待着,且下令军中道:“观望不前,便当斩!

惊顾却步,便当斩足!”

军士却也齐声应令。

声尚未绝,魏军已经杀到,四面兜集,围住宋营。

宋军拼命死斗,自朝至暮,杀毙魏兵万余人,流血没踝,刘康祖身被数创,意气自若,仍然麾众力战。

会日暮风急,虏帅拓跋仁,令骑兵下马负草,纵火焚刘康祖车营,刘康祖随缺随补,亲自指挥,却不防有一箭飞来,穿透项颈,血流不止,顿时晕倒马下,气绝身亡。

余士兵众不能再战,由胡盛之突围出走,带着残兵数百骑,奔回寿阳,八千人伤亡大半。

魏兵乘势蹂躏威武城,威武镇将王罗汉,手下只有三百人,怎禁得住虏骑数万人。

一时间把他困住,冲突不出,被他擒去。

魏使三郎将锁住王罗汉,在旁看守,王罗汉伺至夜半,觑着三郎将睡卧,扭断铁练,踅至三郎将身旁,窃得佩刀,枭了他级,然后抱锁跑出军营,一溜风似的跑到盱眙,幸得保全了性命。

北魏的拓跋仁进逼寿阳,南平王铄登陴固守。

魏主拓跋焘把豫州军事,悉委永昌王拓跋仁,自率精骑趋徐州,直接抵达萧城。

前写宋师出,何等势盛,此时乃反客为主,可见胜败无常,令人心悸。

萧城距离彭城只十余里。

彭城兵多粮少,江夏王刘义恭,恐不可守,即欲弃城南归。

沈庆之谓此时历城人少而粮食很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建议用军车营组成函箱阵,两翼配上精锐部队,保护二王以及妃媛迁到历城,另分一些部队留给萧思话守卫彭城。

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意这个建议,建议把全部人马撤到郁洲,然后从海路回到京师建康。

刘义恭撤离彭城的想法已很明确,只是不知该用哪一个建议,就再次召集众幕僚商讨此事。

这个时候,大家都恐慌得很,拿不出别的不同建议。

张畅却义正言辞地劝阻刘义恭说:“如果有可能撤退到历城、郁洲的话,我岂敢不赞成这两个建议。

如今彭城城内粮食匮乏,老百姓都想逃走,只不过因为城门紧锁,戒备森严走不了罢了。

假若我们都出城啦,那城内的众人各自四散奔逃,军心涣散,我们即使想到要去的地方,又怎么能去得了。

现在虽然军粮不多,但还没有到吃光的地步,就是用尽了到时可再作各种打算,哪有舍弃万分安全的地方而投向危险死亡之境的道理!

如果你一定要执行逃走的计划,下官就死在你的马前。”

道言甫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