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八 鞑靼入侵(2 / 3)

加入书签

徵补入内阁。

这跟张至发接替李国普入内阁的道理是一样的。

皇帝的侧重,需要通过任命的官员来反应,而不能仅仅嘴上说。

十二月初,孙承宗穿过山海关,到了通州。

“辅臣”皇帝远远地招手。

孙承宗大惊,连忙下车。

皇帝已经策马奔至面前。

孙承宗拜下,道“陛下如此厚遇,臣愧不敢当。”

“别多想。”皇帝扶起孙承宗,道“朕是过来看看京煤东运的,正好辅臣回京,因此来看看。”

看破不揭破。

孙承宗微微一笑,道“陛下可是忧虑登州雹灾”

“岂能不忧”皇帝叹了口气。

十月初,登州忽降冰雹。

登州急报“遮天蔽日,小如指,大如拳,甚有如头颅者,持续两刻钟,死伤无数,哀鸿遍野。”

山东布政司急报“波及登州半境,北覆登州港,东至宁海,南至翠屏山,西至招远。

初计死者过万,伤者五万有余,房舍皆损,大小牲畜毙命者不可计数,非十年之功不能恢复。”

伤亡数量,超过一场大战。

“水旱瘟疫,皆可提前防备,亦可从容应对,忽降冰雹,全来不及反应,为之奈何”皇帝叹道。

孙承宗说道“陛下,山东上下应对得当,又有朝廷赈济,可保登州顺利度过灾情。

且灾情发生后,山东守备师立刻开入登州,救民水火之中,朝野莫不称赞,可为各省守备军之典范。”

皇帝露出微笑,道“朕欲以山东守备师为模范,令各省建守备师,隶属兵部,辅臣以为如何”

“圣明无过于陛下。”孙承宗说道“枢密院对外,兵部对内,相互牵制,可保平衡。”

“此事,便由辅臣主持,可好”皇帝问道。

难怪这么远跑来,原来是派任务了。

孙承宗应下。

就在皇帝打算细聊时,一骑飞奔而来。

“启奏陛下,甘肃总管府急报,鞑靼诸部集众二十万由青海湖进犯,东科尔接应,诸多羌胡响应,敌入西宁。”

“好胆”皇帝暴怒喝道“朝廷未发大军征讨,贼子倒先来撩拨虎须”

“陛下息怒。”孙承宗说道“当务之急,乃是调派援军,援救西宁,防止鞑虏入陕西。”

“走,回京”

皇帝一声吆喝,随行亲卫集结,孙承宗跟着上了一匹马,快马赶回京城。

重回京营的杨肇基迎接,道“陛下,诸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二十二师先行出发。”皇帝下了一条命令后,直驱枢密院。

人来人往,一片繁忙。

赵率教等人迎了出来。

皇帝问道“计划可曾拟定”

“臣等判断,鞑军必先取西宁,以梅之焕之智不会想不到。

只要西宁能够坚守一个月,大军合围,不只能够破敌,更能彻底解决甘肃青海之顽疾”赵率教回道。

甘肃顽疾在于部落众多,尤以天方教为最,其风俗迥异,极度排外,素来是甘肃治理的难点所在。

而青海的顽疾是东科尔。

东科尔是转世活佛的大明称谓,青海大小官职尽由其控制,国朝对青海的失控,也有东科尔不配合的原因。

“臣等估计鞑靼聚众入侵,由东科尔交联沟通,其之所以反叛,大概是官军控制了青海各盐湖,又控制了东科尔城的贸易。”

东科尔城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其建成起,便是青海与乌思藏贸易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