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明战神李景隆:臣不愿当虎父犬子里的犬子!(1 / 2)

加入书签

应天府。

于驿站内再次待至雨停,朱桢率盛庸及一众琼军将士继续骑马进发。

沿途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退至官道两旁,对疾驰而过的琼王、琼军展开热烈的讨论。

有的人觉得,琼王英俊神武,又被天幕后世人称为千古一帝,当是天人下凡,洪武天子应将皇位传下。

有人却觉得,琼王狼子野心,琼州已然脱离朝廷管辖,如今大白天下,其余诸藩或会结力与之对抗,大明或有争储风波。

两种观点都有人支持。

但不论如何,琼王及琼州之强大毋庸置疑,朱桢俨然是人们心中大明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朱桢对大明的皇位...没有一点兴趣。

......

马蹄踏在泥泞的道路,溅起泥水,方才雨歇的阴沉天空又刮起大风。

此般天气着实不美,好在停泊江岸边,绵延十余里的钢铁舰队已映入眼帘。

留守在琼王舰的铁铉以及已经取代盛庸掌管蚩尤舰的李景隆率众下舰迎接。

“王上,五表叔呢?”

李景隆一边帮朱桢牵马执镫,一边环顾四周,未见到朱橚的身影,有此一问。

朱桢利落翻身下马:“孤与他在孝陵下马坊分别。”

“啧,可惜了,本还想和他把酒聊一会儿。”

李景隆摇了摇头,朱桢闻言不由一笑,自嘲道:“这看来是孤疏忽了,当时去孝陵的时候应当把你也带上才是。”

这种话,朱桢敢说,李景隆却不敢当真。

虽说二人关系亲近,是亲戚,又从小一起长大,但不管怎么说,朱桢如今是君主,李景隆则是臣子。

君臣君臣,君在前,臣在后。

像现在这种事情,朱桢又无明显过错,自称疏忽,多是玩笑尔,傻子才会当真,真把罪怪到他的头上。

“欸王上这话可就折煞臣了,万万说不得。”李景隆忙摆手。

朱桢想了想:“这样吧,为了弥补孤的疏忽,你便留在南京,回曹国公府好好与家人一聚,顺便也可以和老五把酒聊天,如何?”

这次他可没有开玩笑,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来的。

与他和盛庸、铁铉等已经全家搬到琼州不同,李景隆身为曹国公,得到朱元璋的允许后,他一人可以留在琼州。

但偌大的曹国公府,他年迈的娘亲、妻妾子嗣等,还暂时没有搬动,仍留在南京城的狮子巷。

朱桢方才之言,是真心实意为李景隆这个有将帅之才的表侄考虑。

在这交通极为不便利的时代,思乡,是每个华夏游子都有的情绪。

李景隆留在琼州的这些日子里,也确实有几个夜晚望着琼州繁星点点的夜空,皎洁的明月,想念着万里之外的娘亲,温柔如水的伊人,顽皮的儿子。

也曾想过,后面找个机会回去看望,顺便请六表叔朱桢帮忙向舅爷皇帝求情,将整个曹国公府一起搬到琼州。

明明有过这种想法。

可李景隆现在方一听到朱桢的提议,猛地就是高喝一声:“不可!”

他这反应,让正踩着跳板登舰的朱桢都吓了一跳,旁边的铁铉不满道:

“曹国公,王驾当前,尔应谨言慎行。”

李景隆尴尬的挠着后脑勺,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过了。

“是某的错,以后会注意的,还请王上原谅。”

朱桢没有在意,笑着摆了摆手:“无事,你别听鼎石的,吾等又非讲经说法的士大夫,既是武将,便当有武将的样子。”

“孤仍记得,当年开平王常遇春大将军还健在时,那个大嗓门,隔着营帐三里地外都能听到他在那嚎。”

“还有诸如宋国公冯胜、凉国公蓝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