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琼王:老头子武功浩大,而文治则......(1 / 2)

加入书签

“是他自己写信给我,第一次提及我这些年在琼州的举措,琼州的变化,大明与琼州的不同。”

“他让我,不要回来。”

“并用兄弟之情,储君之义,命我...日后不得做出犯上作乱,篡位的事情......”

......

听完朱桢的讲述,朱橚坐在原位许久不言,脸上表情十分复杂。

当初,朱标骤然病重,诸王皆对这位如父长兄即将逝去的事实而感到悲伤。

同时也对未能回来,导致朱标临终前一直念叨其名的朱桢心有怨气。

却不曾想......不是朱桢不想回来,而是朱标本人写信不让他回来。

还用储君的名义,命其后不得做出犯上作乱,篡位的事情......

若非朱桢本人讲述,朱橚绝对想不到真相......竟原来是如此。

“是我们错怪你了......”

沉默许久后,朱橚苦笑着摇头向朱桢道歉。

朱桢对此倒是不以为意,摆了摆手:“我并不在乎这些,也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担忧。”

“老头子年岁已高,他英年早逝,膝下子嗣朱允熥、朱允炆皆不过舞象之年。”

“而我呢?”

“正值春秋鼎盛之年纪,琼州纳南洋、西洋精华,雷鸣枪、威武大将军炮等火器碾压刀、剑等冷兵器,麾下将士们万众一心,甘愿为我上战赴死。”

“权力迷人眼,自古拥兵自重想要造反,或者造反的藩王太多了。”

“他是怕我也看上了储君的位置,想要坐上老头子的宝座。”

“唯恐我这一入京,便是龙归大海,搅动天下,一跃上九五青天。”

“不过,他手段最强就强在,并未强硬的用刀兵来逼迫我,只是在书信中言辞勒令。”

“而我呢,对他储君的位置,对老头子奉天殿里的鎏金龙椅着实不太感兴趣。”

“便也由着他,算是全了今世的兄弟之情,尽了最后一次王弟的本分。”

朱桢摇头笑着道:

“我们这位兄长啊...呵。”

“永远是这般,未雨绸缪,明日之事尚未来,便思考着后日之事,想得太多。”

“我始终觉得他会英年早逝,多半就是因为常年思绪过甚,加之繁多的政务,这才弄垮了身体。”

朱桢这话说的,其实已经犯了不敬上的罪行。

朱标虽已逝,终是懿文太子,是他的兄长。

以弟谈兄,不敬。

以臣论君,更不敬。

然,朱橚却反应平平,听后竟点头表示赞同。

“是啊,这些年来他确实太累了,尤其是父皇放手让其处理政务,让百官向其汇报之后,兄长眼中曾堪比明月般的光芒,日渐一日的黯淡下去。”

“据东宫的太监说,他曾有一段时间,一旬日中只有两日睡了四个时辰,其余每日不过两三个时辰。”

“牛耕地多了,都会歇息罢工。”

“一国之重压在他的身上,却逼得他连多休息会时间都不敢。”

朱桢接过话道:“这便是我此前在琼州拒绝老头子让我继任大明的提议的原因。”

“无他,当大明的皇帝,太累太麻烦,有太多的束缚了。”

“老头子功绩自不必多说,正如年号,武功洪大。”

“华夏数千年来,唯有他率领中山王、开平王等人成功北伐,开创了历史。”

“然而...武功洪大的同时,他的文治...拉胯算不上,但只能说与历代明君相比,着实平庸了些。”

“丞相一职传承数千年,自有其道理。”

“其统领百官,是皇帝与百官之间的连接器,亦是平衡纽带。”

“他想要集中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