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大跨步的上台阶(2 / 4)

加入书签

    早两年说,这外汇还在哗啦啦的到处挥舞买买买,晚几年可能这口气也缓过来。

    恰恰就是八五、八六年这会儿,金融部门已经三令五申的警告、提醒,甚至严厉禁止随便动用外汇。

    所以让卫东这个思路很现实。

    已经有人在频频点头了。

    让卫东就顺着照片上的内容讲解:“这一带最大的特点就是浜泾纵横,有不少水路,我看过市里面的相关设计,基本都是把这些河道填平施工,沪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这里作为朝世界各地开放的涉外社区,还是要有些我们的特色,我觉得结合江南水乡的寓意就很好,但不是走古色古香的那种,具体可以请设计的时候带上那种白墙黑瓦的水墨画味道。”

    二三十年后,才会流行中国的就是最好的这种民族自信。

    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最崇拜欧美那套的时段。

    但八五年底又是这种崇拜还没达到登峰造极的初期阶段。

    还有相当比例在抗拒啥都学外国的思路。

    某种意义上,在一片固步自封的时候,故意崇洋媚外得狠点,可能反而才有改革的效果。

    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比例其实一直都在变化。

    双方这会儿争论也挺厉害的。

    让卫东恰恰提了个中间点。

    他脑海里能想到的就是“徽派”那种旁边有大水塘,白墙青瓦好像就是《卧虎藏龙》电影里那种飘逸感。

    所以要求制图员们画出来的河道,就是那种很小很小的溪流河沟,中间能踩着石墩子走过去,两岸都是步道公园,还有长椅、健身区。

    有水就充满了灵气。

    沪海自己就是有江有河的分成几个区。

    但相比四五百米宽的江面,四五十米宽的河面,这种十米宽幅的“溪”面会轻易成为社区的景观中心,围绕这再搞绿化、搞假山、修凉亭,甚至垂柳花港都很容易。

    这真不是让卫东的能力,而是三四十年后太常见了。

    稍微好点的小区内部都会这么搞。

    手绘效果图上大概已经能看见这类青瓦乌檐的中式元素。

    市里面纷纷鼓掌。

    这会儿连二三十层以上的高楼都罕见,自然无从说起什么新中式大厦。

    但让卫东这么描绘出来,带点中式特点的高楼群,又有点园林景观特色的小河公园,把民族特色和国际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