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轻重缓急分大小(3 / 4)
;从西山厂回来当天第一次去看场地确认范围,立刻调土石方施工单位进场找平。
第二天确认式样,报给市里面备案,都来不及谈什么审批。
这边已经在组织建筑公司,准备施工!
让卫东接着直接泡在工地上,主要就负责随时现场跟建筑师、施工方拍板解决问题,简直有种边建边改的节奏。
这种实干派作风肯定引得开发区给市里面汇报都赞不绝口,市领导又三天两头来现场视察,还特意叮嘱不要打扰施工,就来看看。
充分表达了关注程度。
因为效率太高了。
十天左右,当砖儿台那边整理好所有素材,该送审的,该论证的,该讨论的步骤都搞完,终于在联播新闻之后播出了“碰撞中的江州工商业改革探索”第一集。
肯定提前打了电话给让卫东,这货就是反复确认别提我别露脸,其他随便你们。
自己都忙到七点过,随便在工地冲个凉,驾车回兵站招待所,车辆不多又不堵十来分钟的事。
停车上楼前,还注意自己鞋上的泥巴、衣裤上的尘土。
果然刚走进办公室,靠坐在沙发上的小蝶就咿咿呀呀的欢喜招手,然后奶声奶气的喊爸爸!
很清晰。
董雪莹没有跟让卫东和记者组一起回江州,就因为商州卫生巾厂刚开始投产,而且两处工地也动工忙碌。
让卫东确认那两处都可以减缓施工后,稳了一星期,看丁海峰、老田、蒋勇他们都把北较场那一带的事务都担当起来。
她才带着女儿回江州,回来就报喜会喊妈妈了,然后这两天果然顺理成章的又会喊爸爸。
让卫东再拿湿毛巾给身上衣服抹一遍,确认没那种建筑粉尘的味道,才小心的抱起孩子喜笑颜开。
自从老婆孩子回来,他都按时回家。
之前绝不跟小姨子在家单独相处。
但今天这节目播出肯定要守在办公室,方便跟隔壁的“通讯中心”接收各地情况反馈。
董雪莹眼光柔柔的看了,再叮嘱:“等小晴过来再吃饭,她下班打了电话。”
让卫东无所谓。
可没想到是沈翠月跟董雪晴一起到:“在外面公车站碰到了,我去买了点盐水鸭和口水鸡,流金相馆隔壁那家才是老字号,顺便跟张经理聊了几句,他说你把厂房装饰装修工程交给他了?”
凤雏还想马上伸手抱外甥女,小婴儿咯咯笑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