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真的只是为了救主公(5 / 5)
那股怪味儿。
可这环保治理的活儿他做不做都没用,全都在毫无忌惮的排放。
食品厂还不是每天洗几百斤下水油进去。
所以让卫东能做的就是拼命搞建设。
他之前和董雪莹回江州前,就食品厂院子里搭建了新的烹制厂房,这趟回来受到卫生巾厂的“消毒车间”影响,更加变本加厉。
把篮球场大小的院子后面空地,本来是那种污染多少年的土坎、还有小路、臭水沟到河边,全都做水泥硬化规整。
然后把整片厂区都顺着之前的烹制厂房,做了大型全覆盖的玻璃房子!
里面用商州比较常见的砖混竹木结构搭建,墙面、屋顶大量采用玻璃充当隔墙、顶瓦。
只要不承重的地方,都尽量用大块玻璃替代。
商州唯一的玻璃厂据说还是老尤之前当过工人的地方,拼了全年产量来疯狂供货。
全力以赴的按照让卫东这外行要求,把之前地方上只会做很薄的那种窗户玻璃,尽量做厚点。
不用做多大块,反正把电视大小的玻璃当砖,砌到承重墙间。
这次回来就天天干这活儿,所以让卫东才有借口老呆厂里。
下一步就是等这覆盖整个厂区后半截的“玻璃大棚”完成后,就拆了前面那排老房子,改建成玻璃大楼。
目的很简单,这是让卫东在1984年唯一能找到显得很现代化的建筑样。
要让食品厂以一种改头换面的现代化姿态矗立在商州。
这也算他为尤启立能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