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站在巨人的肩头才会出现巨无霸(4 / 5)

加入书签

告卖货站住脚,等四面八方都开始生产了咋办。

    所以百货公司这种地方销售制高点还是要去吧。

    关键就在这个后付款太恶心了。

    让卫东能猜到,只要打了广告就是各地百货公司拿着钱来排队提货。

    可这个广告前的阶段,还非得被这样拿捏,只觉得恶心!

    关键他还本来就有自己的东西南北中销售点。

    沈翠月以为他在犹豫,快速穿上衬衫靠门边来扣衣收拾:“不光百货公司,还有商社、供销社也这样要求……”

    让卫东又差点开门:“供销社?!他们要多少?”

    沈翠月很清晰:“十万包,但每次可以付两成预付金,因为他们是年结款。”

    让卫东就忽略了那个什么商社:“你穿好了吗?”

    得到回应慢慢开门瞄外面,确认白衬衫扎在深灰色套裙里的江湖妹子穿戴整齐,正在拿篦子整理头发才出来:“那就给供销社,其他都不理。”

    起码在八十年代,百货公司是每个省城、地级市到县城的浪波湾,最好的商场。

    但也仅仅就是一家商场,远没有后来动不动就是个百货集团的庞大体量。

    更没有分店,各家就是当地独立的国营单位,甚至背后进货都是当地商业局、二轻局、外贸局之类物资生产调拨单位协助。

    所以改开后没了统购进货渠道,倒闭的才那么多。

    扛过那段当然就是顶级大百货集团,依靠国有资产都能轻易成为巨无霸,再发展众多连锁商场。

    商州最后就是被江州百货集团给覆盖,老保安日常还是知道。

    可这会儿真就只是个大商场,得罪了也就得罪吧。

    实在是供销社才是农民最熟悉的小商店。

    每个乡镇赶集赶圩的街道,都必须有供销社,好多农民一年到头有点现钱,都是去供销社买点地里不产出的布料盐茶烟酒甚至农具。

    在不允许随便私人买卖的年代,供销社就是乡下唯一的国营便利店。

    恰恰让卫东春节后去平京,不是参加了好几个座谈会么。

    其中有次就是去全国供销总社。

    当时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土不拉几的乡下便利店,其实是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的“超级连锁店”!

    因为是为广大农村地区服务,供销社的商品不那么丰富,主要强调有无而不是品类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