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4 / 4)

加入书签

    让卫东从听见上百万资金引进设备,话风已经变成了可以在西南内地代销这种塑料袋,帮助扩大销售量。

    他这种八十年代标准的业务员做派,的确让人家没防备,而且大家都有国营厂背景,带着去见了厂领导,更让他参观了吹膜机+制袋设备的生产车间组合。

    让卫东提出拍几张照片回去给领导汇报,争取每年能以江州为中心卖多少万只口袋,人家也没问题。

    相互留下名片才告别走人。

    全程跟在身后,拼命想听懂粤普的秘书又佩服又疑惑。

    出来才问:“我们来粤州是解决食品厂的事,能够顺便一路卖相机,开拓销售规模已经很了不起了,昨天突然去买了个七万块的机器,今天又来捣鼓这个塑料袋,我看书上讲三心二意做不好事哦。”

    光是在蓉都还有做收录机生意呢。

    看时间正好回酒店,让卫东就坐公交车。

    主要是想想有些话不能说:“我不敢把宝押在一件事情上,相机厂只要抄袭我的销售方式绕开我,我就没得赚,食品厂也不见得百分百会成功,所以我必须抓住目前收益还好的时候,尽量多找些路子……这么说吧,如果真合作得好,相机生意以后出了问题,西山厂也能跟着转产纸巾或者塑料袋不是?”

    章兰芝难以相信:“相机?相机出什么问题?”

    让卫东含糊:“西山厂以前不是做测绘镜的?也没做一辈子,这世上什么都在变化,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革新换代,你说香山厂专注于做单反相机有错吗,我听说他们还要引进东瀛技术生产线,那就看看五年十年后谁还有市场吧,一个步点踩错就万丈深渊。”

    相机、收录机在让卫东看来都是赚快钱,最多这十来年就会消失的时代产物,所以内心有种无形的紧迫感,让他必须抓紧推动更多生意来接住步伐。

    其实还是刚赚了点钱,就按捺不住那种以为什么生意都能做的盲目自信。

    创业成功的都这样,何况他是真的能看到哪些东西有搞头。

    自然就总想伸手揽住。

    可在章兰芝听了就有点紧张,上了公交车还轻声:“香山厂……其实我听说他们有人挺后悔,现在我们六家厂已经有两家在给西山厂做配套转产,另外还有两家也接了活儿在协助,要是出问题怎么交代。”

    让卫东顺口:“所以我说别跟我整幺蛾子,大家合作愉快就没事儿。”

    秘书轻咬嘴皮,站得靠近些,车上实在是有点挤。

    让卫东还主动让开,帮她腾空些,根本没揽住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