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更大力度的支持(5 / 6)

加入书签

又不是他花了,这也算是间接拉动了就业。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自己花了,也是拉动消费。

    让申海方面准备一下,把整件事都规范起来。

    以申海创投的名义给他加码五千万rmb。

    按照科创投资的模式,奥尔德林那边打多少,我们按照同等金额稍微上浮一点打给他。

    两边加起来也接近10亿rmb了。

    不需要他做多好,能完成载人航天和探测器登月,那我们像NASA扶持SpaceX一样,我们也扶持一个原体系外的航天企业也不是不行。

    既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那我们帮你把舞台再搭建的好一点,他自己要是做不到那就别怪我们不支持他的航天梦想了。”

    大佬们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从国家层面,五千万rmb根本不算什么。

    国家层面对科学家的扶持从某种层面来说,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2008年的时候,水木就舍得斥巨资给施一公买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冷冻电镜Titan Krios。

    这里的巨资是140万美元,但要考虑到当时可是2008年,那时候水木买的这台是亚洲首台,全球也不超过10台。

    后面量子国盾能顺利在科创板上市,你很难说这和背后的院士潘建伟无关。

    包括以岭药业的吴以岭,这些医药领域的院士就更不用多说了。

    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

    所以国家层面给的支持对于华国第一个菲尔兹来说是万万不能算多的。

    更准确来说,千金买马骨起到了效果。

    说服了奥尔德林,华国方面也认为你在航天领域确实有本事,毕竟奥尔德林是真金白银的投进来。

    那么我们就给你同等力度的支持。

    更别说,当下环境,华国本身就想放水,保就业、保经济、推动科技创新。

    所以第二天林燃在校长办公室见到的就不止是林中清了,还有另外一位中年男子。

    “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宋南平,是申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投资业务的负责人。

    宋部长,这位。”

    没等他说完,宋南平就起身伸手到林燃面前:“我知道,林教授,久仰大名,从知道您会回国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天。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