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衣锦还乡(5 / 6)
,在1994年的时候,老康的身价大概有两三千万。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钱不多,但要知道那可是在1994年,老百姓能挣多少钱呐?在那个时候有两三千万,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个亿,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早期的康荣年,他的经历也挺传奇,只是咱们现在先不详细讲述他的经历。
康荣年的早期发家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远渡香港,在那片繁华之地做了诸多买卖。当他从香港归来,毅然选择投资内地。要知道,老康可是地地道道农村出身的孩子,虽然后来在冰城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他的根在黑龙江佳木斯。
199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康荣年已然拥有两三千万的雄厚身价。
就如同许多成功人士一般,在功成名就之后,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衣锦还乡。
康荣年也不例外,那时的他常常回想,小时候穷得叮当响,连双合适的鞋都穿不上。
不是穿着别人给的黑不溜秋的旧鞋,就是一双四二码、一双四三码的拼凑着穿,都是亲戚施舍而来。
如今发达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家乡的人看看自己现在的辉煌。
就在1994年年初,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佳木斯的朋友找到康荣年,说道:“老康啊,如今咱们佳木斯的投资环境那是相当好。你不是有干酒店的本事嘛,要不回来干个买卖,开个酒店准能挣钱。现在老外也不少,这生意肯定好做。正好政府有个招待所准备往外兑,价格便宜得很,这可是政府招商的好机会。”
康荣年一听,心思瞬间活泛起来。
此时的他,事业重心虽已在冰城,但这个提议却让他对家乡充满了期待。
康荣年心想,自己挣了钱,不就是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扬眉吐气嘛。
让那些曾经小瞧自己的人知道,如今的康荣年有多么了不起。
最起码能给亲戚们安排个工作,开个酒店,七大姑八大姨的,哪怕当个保洁,一个月开个一千两千的,在1994年那也是相当风光。
就这样,康荣年通过与政府和朋友的对接,了解到了这个招待所的情况。
原来这个招待所是国营的,现在要改为民营,说白了就是承包给个人。
价格是150万。
在1994年中旬左右,康荣年果断出手,以150万兑下了这个招待所。
接着,他又投入资金进行装修,重新装修花费了50万。
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花了200万。
而且这个合同签的是15年的有效期,在这15年之内没有任何房费,一次性交全。
一年也就合10万块钱,10年150万,现成的楼里也有些设施,自己再装修装修,买点东西,总共花了200万。
康荣年看着这个即将焕然一新的招待所,心中充满了期待。
在1994年那个特殊的年份,能够豪掷200万在佳木斯开起一家大酒店,这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筹备工作,这家酒店在1994年的七八月份盛大开业。
老康由于在冰城还有诸多买卖,不能在佳木斯常住,于是他便将这家酒店交给了自己的一个哥哥打理。
这个哥哥是老康大爷家的,在农村长大,以前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日里种种苞米、玉米啥的,一年的收入估计也就两三千块钱。
如今,老康把他雇来管理酒店,给他开的工资是一个月3000块,一年3万。
有人或许会质疑,一个农民能管明白酒店吗?但老康可不这么想,他也没指望靠这个哥哥把酒店经营得多么出色,只要不赔钱就行。
1994年的时候,老康已经拥有一辆奔驰车,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牛逼的象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