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国庆日,双线开花(1 / 6)
10月 1日,全国各大电影院门口的巨型海报都换成了《唐山大地震》,今天是《唐山大地震》上映的日子,但这部电影的宣传却从一开始就透着股‘反常规’的沉静。
对于一部投资过亿的大片,《大地震》的宣传显得有些过于安静了。
以往这类型的片子,那肯定是上映前一个月就开始各种宣传,网媒,纸媒,电视媒体,轮番轰炸。
好几个版本的宣传片,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后举办盛大的首映礼,再吸引一波眼球,最后在万众期待中,电影上映。
《大地震》也差不多,该有的宣传一样不少,唯独少了首映礼这个环节。
钟丽芳站在落地窗前,身后的透明玻璃幕墙后,星辰娱乐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如工蜂般忙碌个不停。
对于取消首映礼这个决定,她心里是不认同的,但这个决定是张辰下的。
三天前,公司最终拍板取消首映礼时,会议室里的争论声还在耳边:
有人觉得“大制作不配红毯可惜了”,有人担心“无首映会让媒体觉得不重视”,但张辰最后一句话定了调:“这片子讲的是一代人的伤口,红毯上的闪光灯,会晃得人看不清故事里的眼泪。”
所以就出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投资超一亿的《唐山大地震》,居然没有举办首映礼。
媒体不解,产生了各种猜测,对电影质量的不看好?和一谋导演之间的合作出现分歧?
但其实,除了没有安排首映礼,其他方面的宣传规模并不小,热度也不低。
微博上,老谋子戴着安全帽蹲在废墟布景旁的花絮被转了百万次——视频里他捏着个小模型,跟道具组说“这里的断梁要再歪两度,当年唐山老房子的木梁就是这样塌的”;
微博话题#我家的唐山记忆#下,近千条普通人的故事被顶到前排,有阿姨晒出 1976年的老物件,说“我家的搪瓷盆就是那样的,电影里的电风扇,我家也有一台一模一样的”;
钟丽芳翻阅着网页,看着那百万次的转发数量,对于手下人的工作成果很满意。
如今微博营销早已经成为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每有新电影上映,必然要制造相关的话题。
钟丽芳操控鼠标继续滚动,电脑弹窗突然跳出来——《新京报》娱乐版的头条标题扎得人眼疼:“张伟平:没有我,你阿谋拍不出‘震’撼,《唐山大地震》就是个哗众取宠的笑话”。
点进去,是张伟平昨天接受专访的照片。
他坐在奢华的真皮沙发上,脖子上依旧是晃眼的大金链子,语气比镜头里的灯光还尖锐:“当年《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哪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