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童老的考问(2 / 3)

加入书签

人了,会更熟悉,本身就在体制内,若是连这个都不了解,也就不配当官。

    童工没想到杨东回答起自己的问题丝毫不打犇啊,甚至连犹豫都没有啊,就这么回答了。

    看来平时打的基础很扎实,也很牢固啊。

    既然这样的话,自己应该提升一下难度,问一下更深的问题。

    反正他八十多岁,家里面就他自己一个人和保姆,老伴五年前就去世了,儿女们都忙,在政府的,在军队的,在国外的,在经商的,想见他们一面,不知道猴年马月。

    那些孙子孙女,外孙子之类的倒是经常回来,可是对他这个爷爷(姥爷)比较畏惧和陌生。

    杨东的年纪,也是他孙子辈的年纪。

    “孩子,知不知道去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多少?”

    童工脸色已经没有笑了,逐渐变为凝重和认真。

    杨东看到老爷子神色上面的变化,就知道这个问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既然童老让自己回答,自己也必须回答。

    “我国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为13786元,比2006年增长了17.2%,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12.2%”

    “农村的话,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40元,比2006年增长15.4%,扣除价格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9%”

    这些数据都在杨东的脑子里面,上辈子就记得死死的,本身就是农办人员,对农村的数据格外敏感,继而对所有数据都敏感。

    或者可以说因为上辈子比较失败,所以工作的时间除了下乡之外,就是背数据,看书,看新闻,反倒因此因祸得福,在这辈子有了用武之地。

    “小同志,真实情况,你知道吗?尤其是农村?”

    他脸色沉重的问着杨东。

    现在的年轻同志记忆力倒是不错,可惜啊都是纸上谈兵。

    真实的数据如何,谁都心里有数。

    童工见杨东沉默之后,便是微微摇头笑了。

    他也没打算让杨东真的回答,现在年轻的小干部早已经脱离人民群众喽,哪里还能回答上来?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可能年轻人连粮食作物都分不清楚,连自己吃喝从哪里来都分不清楚。

    就问一句,玉米作物有多高?芒果作物有多高?水稻作物生长在哪?西瓜接在什么上面?花生是接在树上还是藤里?评论区也可以讨论一下,绝对有很多不知道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