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销售额*回昌城(2 / 4)

加入书签

就出故障。其实一些有实力的商人,就是买一辆卡车回去试试,觉得好再来第二次大量购买。

    大家都离中国近,有合适的产品,采购方便的很。

    二十五万美刀,江成感觉少,但外贸易部感觉很满意了。

    在五月二十号,江成就已经不亲自销售了。跟广州这边的ZF部门谈交易呢,要了很多水果罐头加干货海鲜,并且联系火车车皮直接装了十吨香蕉。

    香蕉也分大小品级,一级香蕉三毛钱一斤,二级的二毛四分钱一斤,一吨香蕉才六百块。

    随便一辆拖拉机就能换十多吨香蕉,工业落后,工业产品就这样贵。要是没有被西方封锁,车辆也不会这样贵。

    苏联卖中国东西,他自己搞一个汇率补助,别人用美元购买他们的东西,来一个150%的补助。卖十元美金的东西只需要给四块钱美金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卖给中国的东西,价值十块的,你要是有美金,只要给价值四人民币的美金就可以了。

    可关键是国内没有什么外汇,进口车辆那么贵,然后国内自己生产出车辆了,也自然不便宜。

    一台拖拉机卖给海外商人,八百美刀,合计两千人民币。但在国内可以卖八千,广州这边拿十多吨香蕉来换,还得求着江成这边。

    一辆悍马吉普车,一万多。一辆皮卡,也卖一万。四辆车按照计划外的车辆指标,卖给广州这边四万块,是广州求着这边卖。

    而一百六十五辆车出口,卖六十二万五,是求着人家买,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香江三毛钱一斤,带鱼也三毛五一斤,带鱼不属于很干的干货那种。海带,鱿鱼和墨鱼还有小虾米,都一块左右。

    两辆卡车就算开回去,总共也就装五六吨货。四万块钱能买二三十吨东西。剩余的都要装将近一节火车皮的货。

    香蕉和带鱼什么的,由广州这边联系火车运输去昌城。

    江成等人拖到五月二十五号,广交会一结束,就立刻撤了。

    除了驾驶员,还有郑可跟着江成,那些技术人员都是坐火车提前回去的。

    江成是打算回去的路上再买很多地方特产回去,哪怕是一些保质期不长的吃食,也能带回去给媳妇和妹妹一家人尝尝。

    “郑可,在广州的这些天,感谢你的照顾了。”

    回去的路上,江成有点尴尬的对郑可感谢着说道。

    广州五月份气温就很热了,在这边每天都要洗澡,然后就是要洗衣服什么的。郑可看见江成洗衣服根本就洗的不到位,就主动帮他洗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