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2 / 3)

加入书签

用这些东西别造卡车,造一辆能算的上是汽车的车就可以,可能短期内都没有一个人能做的到。

    以前可以不承认那些仿造的车,没有掌握技术不算打破不能造汽车的历史。

    但现在怎么算,说人家是依靠进口零件组装的,也不算能造汽车嘛。

    如果这样算的话,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别叫汽车制造厂了,叫第一汽车零部件生产厂。

    因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能耐也就是配套设备生产比人家强嘛,在汽车的设计上,人家造的车虽然不好看,但人家造型没仿造呀。

    “老潘,你怎么看。”

    “总工,想把那工程师弄进我们厂来。”

    “别想了,那人是美利坚留学回来的。因为一些原因,工业部没重视,人家一气之下跑去昌城了,那边是他的老家。”

    “这人能造车,工业部怎么会不重视呢。”

    “他的学历只有大学,回国后不愿意跟人一起搞科研。让他单独搞项目,又说国内工业基础弱,搞不了。”

    一汽的总工程师这样一说,其他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大学生在国内也算是人才了,在底层人看来,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对于上层人看了,大学生只是储备人才,要有所成就,还得培养。

    大学生一般学习的是某些学科的知识,只能说有些知识储备量。并不能算是专业的人才,大学毕业后,应该读研究生,考研考博才对。

    只是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回国后能给他单独搞项目就不错了,而且还给不了大项目。这可能还是看在对方是美利坚回来的份上。

    在硕士和博士眼里,大学生的身份就好比他们是大学生,你只是一个高中生而已。学习成绩顶尖的高中生也比不过一个大学生。

    当然了,这只是打比方。大学生因为学了某些方向的专业知识,因为还没进专业的领域,可塑性是最强的。

    而国内的汽车领域可以说还没起步,江成要是回国的时候就要进入这领域,可能工业部还会重视一些。又或者搞设备制造,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行。

    其实现在工业部对江成也有些头大,回昌城后,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一会搞设备升级,一会搞工具制造,后来又跑去造车了。

    很多人是一个专业都学不精,比如跟江成学同样机械动力学专业的人,毕业后投身发动机研发,一辈子可能就跟发动机死磕了。

    “行了,这事就放一边吧。我们的卡车制造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了,还是来谈谈这个吧。”一汽的总工说道。

    昌城汽配厂那边是造出来了一辆车,一汽技术部的人可以承认设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