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危机四伏(2 / 3)
果在沈星河的预料之中,却依旧让他心情沉重。
这意味着敌人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
“看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外援。”
沈星河沉吟片刻,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
一个在前世都极具分量,在这一世,因为他的某些干预,或许能提前挥作用的人物。
他拨通了一个加密电话:“林阿姨,我是沈星河。
有件事情,可能需要您的帮助。”
电话那头,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的研究员林雪梅,一位在后世信息安全领域举足轻重的学者。
因为沈星河之前对“特大洪水”
的精准预测,间接帮助了林雪梅在国家层面推动了某项灾害预警系统的立项,两人因此有过一些交集。
听完沈星河简略的叙述,以及他对当前局势——特别是传统芯片商可能利用y2k危机散布恐慌,以维持垄断地位的猜测——林雪梅沉默了几秒。
“星河,你说的y2k问题,我们所里最近也确实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林雪梅的声音冷静而富有穿透力,“一些国际上的芯片制造商,的确存在夸大其词,甚至试图通过制造技术壁垒来阻碍新兴技术展的迹象。
我们正在整理一份相关的技术分析报告。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提供一部分已解密的数据给你参考。”
“太感谢您了,林阿姨!
这批数据对我们至关重要!”
沈星河心中一喜。
y2k,千禧虫危机,这在1998年到1999年,是悬在全球it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能拿到权威机构的数据,证明传统芯片商在利用这场危机混淆视听,那无疑是一记重拳。
林雪梅很快通过加密通道来了一部分关于y2k问题的分析数据和技术文档。
这些资料专业性极强,但核心观点清晰:y2k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如某些利益集团渲染的那般,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很多新技术架构完全可以平稳过渡,甚至某些旧有芯片的所谓“y2k兼容补丁”
也只是营销噱头。
“小雨,看这个!”
沈星河将资料分享给林小雨,“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那些芯片商恶意打压、囤积居奇的证据,我们可以做一份更全面的报告!”
林小雨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没错!
用中科院的数据说话,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我要让他们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
两人立刻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程莉则负责从旁提供市场和公关策略的建议,并利用她的渠道,确保这份报告能以最快的度,精准地投放到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和新兴的论坛。
夜以继日的工作,让三人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们仿佛能预见到,当这份报告公之于众时,将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终于,在第三天凌晨,一份题为《y2k真相:揭开传统芯片巨头背后的垄断与谎言》的深度调查报告,配上详实的数据和部分匿名举报的证据链,通过数十个不同的渠道,同时在网络上布。
报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当时的互联网舆论。
各大科技论坛、新闻网站纷纷转载,标题被加粗、置顶。
一时间,关于芯片垄断、y2k恐慌营销的讨论甚嚣尘上。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芯片制造商,第一次如此狼狈地暴露在公众的审视之下,股价应声而跌。
“成功了!”
林小雨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和报道,激动地跳了起来,给了沈星河一个大大的拥抱。
程莉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依旧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审慎:“舆论的初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