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实力精进江湖中人求追读(1 / 3)

加入书签

“碧罗二字,取自碧罗江。”

“碧罗江于何处,我却不清楚。”

“世间千百种技艺,若是严格算起来,武学也是技艺一种。

殊途同归,不论修习何种技艺,能成为佼佼者,成为万人敬仰的‘大家’者,必然脱了技艺本身。”

“融入自己对世事万物的见解、感悟……”

“所谓武学,其实也是武道大家,对世间万物的理解、感悟,只是以武学为载体,将其表达出来?”

李仙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思维任意散。

揣摩着那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武人。

碧罗掌的掌力阴狠,李仙早就亲眼所见。

但当他获得掌法,并且通读一遍后,却觉得有些出入。

掌力未必阴寒。

反而有滔滔江水之浩荡,层层叠叠,浪打不休。

估计是夫人观江良久,见那江水日日如斯,永无尽头,才忽有感悟,创下此掌法。

当然,这只是李仙的猜想。

武学与书经一样,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

一种武学,不同人修习,就有不同的表现。

“碧罗掌还需配有药浴修习,才是最佳。”

“我暂时没那条件,便自己琢磨着练吧。”

这碧罗掌初期修习,也颇有意思。

需要取来丝绳,必须是蚕丝绳,细如丝,缠绕在各指节上,末端吊着小风铃。

尝试将掌力,通过细绳传导至小风铃中。

待风铃陆续响动,谱成一章乐曲时,便意味着,初期的修习完成了。

能做到这点,便算做到了炁运如意,算是入门了。

不能做到这种程度,就永远无法修习碧罗掌。

因为碧罗掌本质上,就是一掌打出的同时,掌心、指节各透出不同的掌劲。

这些掌劲混合、纠缠,缠绕为绳结,就好似上了把锁。

在人身上留下无法消解的痕迹。

这门武学,前期确实阴狠,但越到后期,便越来越奔腾浩荡。

如同源头之水,从不起眼的涓涓细流,慢慢汇聚为翻滚大江一般。

“习武…结合当时的心境,似乎更难帮助理解武学。”

李仙自今日起,开始醉心“碧罗掌”

巡逻之余,就是习武,再没其他的事。

转眼两日后。

[碧罗掌]

[熟练度:11800入门]

[描述:涓涓细流,可成江河。

你刻苦修习,掌法已窥门径。

“入乘掌法就是不同,单单是入门而已,就需要八百点熟练度。”

“开始肝罢!”

李仙嘀咕一声,再不多想。

到了这一阶段,修习方式改变了。

分为两种练法,其一,练掌招,即对敌时的套招;其二,练掌劲,这门掌法掌劲,乃是重中之重。

李仙按部就班,齐头并进。

[熟练度+1]

[熟练度+1]

默默积攒。

一日之中,碧罗掌熟练度增加[152],进展明显。

当然,清风腿也没落下,熟练度增长[174]。

[清风腿]

[熟练度:7191500小成]

进步的感觉,让他充满了动力。

“积攒实力,积攒实力!”

清朗的月光下。

李仙浑身是汗,打了桶冰冷的井水。

迎面一泼,刺骨冷意,带走了汗水,也带走了疲惫。

休息片刻,继续练掌,拼命练掌。

那碧罗掌也不愧是入乘武学,积攒内炁的度,远远快过四方拳之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