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9章 交接(2 / 3)

加入书签

sp; 比如产业园区建设,市委书记可能从战略布局出发强调规模扩张,市长则需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招商实效,如果沟通不畅,容易引发决策冒进与执行保守的对立。

    人事安排上,市委书记主导干部提名,市长更关注政府部门执行力,对关键岗位人选的分歧也可能激化矛盾。

    另外,政绩导向差异也很容易扩大这种矛盾。

    市委书记更看重长期政治效应,比如生态保护、廉政建设。

    市长面临短期经济指标压力,如经济增速、就业率,这种侧重点不同可能导致政策优先级冲突。

    部分地方存在的一言堂或者行政主导倾向,打破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平衡,如果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小分歧会演变为公开矛盾。

    本质上,这种矛盾是权力制衡机制在实践中的张力体现,健康的分歧可通过民主集中制化解,而过度冲突则反映出制度执行的偏差。

    但赵闯和沈青云之间,反倒是不存在这种矛盾。

    他是田富国派下来的人,对沈青云的情况非常了解,而沈青云这边,本身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两个人的合作,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书记。”

    赵闯小心翼翼的看着沈青云,不解的问道:“您去华阳市,用不用从咱们这边调一些人?”

    “哈哈,这个我说了不算。”

    沈青云却没有把田野的事情说出来,而是摇摇头道:“一切遵循组织规定。”

    其实他说的这个是事实,理论上党员干部异地调任,是不允许带着秘书和司机上任的,原因自然是不希望公权私用。

    以前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些老干部调任异地,通常会带着司机和秘书一大堆人,后来上面就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了。

    虽然马致远和蒋建峰这两个人沈青云用的很顺手,但他也很清楚,他们和田野不一样,这种干部的调动,确实不适合。

    他都这么说了,赵闯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

    沈青云让赵闯离开,又把周启明叫了过来,毕竟作为自己的心腹,如今又是市委组织部长,一旦自己离开常山市,他下一步要怎么开展工作,那也是需要关注的事情。

    “您要去华阳市?”

    周启明听到沈青云的话,虽然有点惊讶,但居然并不意外。

    “是的。”

    沈青云点点头:“田书记已经找我谈话了,应该就在这一两个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