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大帅之决断(2 / 3)

加入书签

辞恳切,带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激情:“大帅!自《瑷珲》、《北京》诸约以来,外东北外西北故土沦丧,乃我华夏儿女心头之痛!今日,历史将收复失地的重任与荣耀交予大帅之手,此乃天命所归!若能成功,大帅不仅是国家之干城,更是民族之英雄!天下民心,必如江河汇海,归于大帅麾下!届时整合内部,不过顺势而为之事耳!”

张志的话充满了理想与冒险精神,代表了军中少壮派渴望建功立业、光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首席幕僚白坚武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他须发已见斑白,声音缓慢而清晰:“志雄之言,壮怀激烈,令人感佩,驰誉之虑,老成谋国,亦是为团体根本计。”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稳住场面。

“然...”

他看向吴佩孚:“大帅,此事之决断,关键在于‘势’与‘时’二字。”

“观今日之势,俄国已呈瓦解之态,远东空虚,此乃外势在我,德国明确支持,此乃外援在我,国内民众,渴望雪耻,此乃民心在我,三者齐聚,此‘势’已成。”

“再论‘时’。”

他继续道:“俄国之虚弱,乃一时之象,欧洲战事终有尽时,无论德俄孰胜孰负,待其尘埃落定,远东必被重新关注,届时我等再想行动,恐难上加难,故,此时不动,更待何时?此‘时’已至。”

他最终亮明观点:“至于内部之忧,固然存在,但可以攻代守,以外促内。”

“大帅可亲率或派遣一支能战之师,以雷霆之势快速北上,造成既成事实,同时,在关内及东北,留下足够兵力,委任得力干将镇守,严密监控南方动向,以收复故土之大义名分,昭告天下,南京方面若敢轻举妄动,便是破坏抗战、分裂国家之罪人,民心舆论皆不容之,如此,外部拓展与内部维稳,或可兼顾。”

白坚武的策略,巧妙地将“攘外”与“安内”结合起来,以积极主动的北伐来压制内部潜在的风险,深合吴佩孚的脾胃。

会议室内争论激烈,“安内派”强调根基稳固,“攘外派”力陈机遇难得。

吴佩孚始终沉默地听着,手中的玉胆转动得越来越慢。

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居仁堂的屋顶,看到了那片广袤而陌生的北方故土,看到了海参崴军港里可能停泊的舰船,看到了地图上那一个个标注着华夏古地名、如今却插着异国旗帜的城市。

终于,在各方意见充分表达后,吴佩孚缓缓站起身。

他这一动,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凝视着外东北区域,良久,才用一种沉稳而决绝的语气开口:

“坚武先生所言,‘势’与‘时’二字,深得我心。”他肯定了白坚武的分析。

“我吴佩孚,一介武夫,蒙袍泽不弃,百姓信赖,得居此位,平生所愿,无非两件事:内,削平割据,实现真正统一;外,抵御列强,复我中华旧疆!”

“如今,日本人已被逐出关外,获得陆地上的彻底胜利已可预见,此乃实现第一愿之始基,而第二愿之机遇,就摆在眼前!”

他的手指猛地戳在地图上的外东北:“祖宗之地,沦陷数十载,其上华人血泪未干,今日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若因畏首畏尾而错失良机,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历朝历代之先贤?有何面目对关外三千万父老?!”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如刀:“内部之事,固然重要,但若只顾内斗,而放任收复国土民族复兴之良机溜走,那我等与历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军阀政客,又有何异?!”

“我意已决!”

吴佩孚斩钉截铁,声震屋瓦:“北伐!待收复东北之后即刻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